444_大明:我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曝光了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44

第(1/3)页

437、咱有个大孙,在外面!

        杨明笙呆呆望着眼前一幕,又不可置信的看着朱怀,痴痴的看着汤和。

        他使劲揉了揉眼睛,仿佛再说你逗我?

        刚才不还说是商贾?

        哦,特殊一点的商贾。

        可踏马,这叫特殊吗?

        那可是信国公啊!汤和啊!

        居然对老赵女婿这么讨好?

        他有些怀疑人生了。

        虽然汤和致士了,可当时跟随皇爷打天下的一批人,还能这么春风得意,且还活着的,除了汤和还有谁?

        汤和的地位不容置疑!

        如此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是他杨明笙可望不可即的!

        可现在……额。

        赵思礼此时有些激动。

        他知道,他能融入到顶级权贵的圈子,完全是因为朱怀的存在。

        这顿饭局,那可都是如凉国公、开国公这样的人物。

        虽然当时蓝玉说过,要抽个时间找赵思礼聚一聚,但赵思礼知道,那也就是随口一说,他混迹官场这么久,自然能分清楚。

        现在信国公将自己实打实叫过去,这可是真正意义上融入进去了。赵思礼喜道:“老夫,老夫去换个衣服。”汤和道:“不必麻烦,都自家人,不讲究。”

        说完,他又拉着朱怀道:“走走,咱做东,咱爷孙好好吃一顿。”朱怀哦了一声,点头道:“那成,走吧。”

        刚走几步,汤和见杨明笙还呆呆站在院落内,他狐疑的问朱怀:“你朋友?”朱怀摇头:“工部郎中杨明笙,不熟悉。”汤和了然,“不熟悉就拉倒,咱走!”说着,拉着朱怀朝前走去。杨明笙如鲠在喉。

        他好想……跟着一起去蹭一顿饭!

        这顿饭若是蹭上了,带来的好处,可就不是一顿饭的事,那时候官场上的许多人就会知道,他杨明笙认识大明许多顶级权贵,这种无形之间的提升,说不清道不明,真正会让自

        己身份有个质的提升。

        可惜,他没机会!

        杨明笙有些颤。

        甚至有些后怕。

        如果方才,他对朱怀好一点……额!

        他觉得自己好蠢!

        机会永远都是一闪即失,有些人把握住了,一飞冲天,有些人把握不住,就譬如他……当然,他更不知道的是,眼前的这年轻的‘特殊商贾’,就是站在练子宁背后最大的人物!

        紫禁城。

        傍晚的时分。

        朱元璋召见了都察院左都御史暴昭。

        暴昭心里有些忐忑,尤其老爷子面色不好的坐在案牍上,这更让他心里打着突。

        通常来说,老爷子这种脸色,应当是被人气到了。“皇上~~。”暴昭小心翼翼的道。朱元璋抬头:“来了?”“微臣参见皇上。”朱元璋道:“不要多礼,东南明军剿倭战败了。”

        暴昭心里一窒,老爷子这怕不是要拿汤指挥使动手了吧,所以才召见自己?

        不过很快。

        朱元璋扔给他一份文书,道:“这是一些看法,你看看。”暴昭慌忙接过来。

        等看完之后,他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朱元璋,问道:“皇爷,臣斗胆一问,这……是谁写的?”朱元璋道:“你且别问谁写的,有什么看法?”

        暴昭道:“臣以为,这分析的不是没有道理,不,是很有道理!”

        “东南明军本就强大,倭夷岂是我明军的对手?此次战败,怕祸不在倭,而在国人!”“这封疏分析的极有道理,能高瞻远瞩如此,臣佩服。”朱元璋点头:“嗯,咱大孙写的。”

        暴昭愣了愣,还以为朱元璋说的‘大孙’是朱允炆。

        毕竟现在东宫就朱允炆最大。

        “皇孙贤,慧眼如炬,高屋建瓴,皇孙这段时间,在国子监学有说成,庆贺皇上!”朱元璋沉默了一下,抬眸看着暴昭,道:“咱啥时候说是他了?”是时候该让都察院也知道咱大孙的存在了。暴昭一愣,心里猛跳了一下:“阿?”

        朱元璋淡淡的道:“咱还有个孙子,他是咱的嫡长孙。”暴昭有些发愣,眼睛发直,却也不敢抬头看朱元璋。

        朱元璋继续道:“叫朱雄焕,标儿的嫡长子,你应该也认识,记得那时候你还是右佥都御史的时候,还弹劾过皇长孙顽皮,宜早送国子监进学。”暴昭心如激雷,颤颤的点头:“是,是的,不过……皇长孙,不是薨了么?”朱元璋摇头:“没有。”

        一言出来后,暴昭身子一僵,忍不住微微颤了颤,竟有些失礼的抬头,惊呼道:“什么?!”“臣……无礼,皇上饶命。”

        朱元璋没多说什么,继续漫不经心的道:“钟山皇陵发生过一件事,咱没办法和你细说。”“皇孙没死,在外面。”

        “这份治疏,是他给咱提出来的。”暴昭:!!!

        他整个人都有些发懵,忍不住的倒吸凉气,结结巴巴的道:“皇……皇上……”朱元璋继续道:“叫朱怀,去年咱遇到的,这段时间咱一直在暗中培养他。”“很优秀,咱亲手调教出来的,仅仅只有大半年时间,呵呵。”暴昭感觉头脑已经无法思考了。

        朱元璋道:“去一趟江浙吧,将东南海商,勾结倭奴的狗东西都给咱找回来,咱等着你。”“东南既然有人敢勾结倭奴,说不得嘉兴的官场已经一窝乱了,给咱好好查!”暴昭还没从浓烈的震惊中反应过来,闻言忙道:“.々臣遵旨!”朱元璋嗯道:“成了,你下去吧。”暴昭颤抖的道:“臣,臣告退!”出了谨身殿,暴昭大口大口喘着气。他感觉整个人的呼吸已经有些不顺畅,黄豆大的汗滴,顺着脸颊一直往下冒汗。

        他想呼喊,想惊呼,可这里是御前,是谨身殿外。

        于是乎,他如风中的柳絮一般,摇摇晃晃的朝皇城飞扑而去。

        到皇城外,他又凝固住了,他不知道该找谁去说着天大的事。

        想了半天,他直冲入吏部。“詹,詹大人!”

        暴昭一头扎入詹徽的值庐,端着茶猛地就朝嘴巴中灌水。“噗!”“好烫!”

        詹徽见暴昭这么慌乱的样子,心下一紧:“暴大人,出什么事了?”暴昭如鲠在喉:“天,天,天大的事。”

        他说话都有些不利索,明明脱口而出的话,现在却难以启齿,仿佛有什么东西卡在喉咙。詹徽也有些焦急:“究竟什么天大的事,哎哟!暴御史,您要急死我啊!”“皇,皇上……”

        詹徽急道:“皇上怎么了?出什么大事了?”

        (赵诺赵)

        暴昭道:“不是皇上……是皇上……”

        詹徽一脸幽怨的看着他,亲自给暴昭倒了一壶凉茶,“慢慢说。”暴昭再次将茶水灌到嘴巴里,口干舌燥的情况这才缓解。“詹大人,我说出来,你别太过震惊。”“你可知道皇上和本官说了什么?”

        他龇牙咧嘴张牙舞爪的道:“皇孙……没死!”詹徽:“……”“噢。”哦?

        暴昭道:“本官方才没表达好,是皇明嫡长孙没死!”“嗯。”嗯?

        暴昭再次道:“皇上刚才对本官透露天大的秘密,朱雄焕啊!皇明嫡长孙啊!他没死!”“噗!”詹徽笑了笑。

        “你,你什么态度!”暴昭怒道。

        詹徽憋着笑意,点头:“抱歉,本官失态了责。”“你……你你,你知道?”

        詹徽点头:“嗯。”

        “不仅本官知道了,傅友文、李原应该都知道。”暴昭:“……”

        438、你们都在猜他是谁,那咱今天就告诉你们!

        东南沿海各县出了大事,暴昭一刻不敢停留在京师。

        朱元璋特意给暴昭配备了京师锦衣卫指挥同知何广义,随他一起去东南查案。

        浙江布政司的锦衣卫也随时听候何广义调动。

        无论如何,朱元璋的意图就是对糜烂的东南官商界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肃清行动。

        暴昭从吏部走出来,心情十分复杂。

        这一刻他也突然解决了藏在心中久久的疑惑。

        不知暴昭,大明所有高层官场都在盯着老爷子,都在猜想着老爷子为什么不立储。

        现在他全明白了!

        原来老爷子一直在暗中布局,原来当初死亡的皇明嫡长孙,竟奇迹般复活……或者压根没死?

        暴昭已经来不及在深想这些事,他去了一趟北镇抚司,找到何广义之后,便急促朝东南进发。

        其实他很想在走之前接触接触皇明嫡长孙,他想看看,老爷子吹的天花乱坠的朱雄焕,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国事要紧!不容耽搁!

        紫禁城。

        翌日一早,清晨,阳光依旧和煦。

        小朝会。

        朱元璋端坐在谨身殿披着奏疏。

        六部部堂齐齐被郑和引进大殿。

        众人朗声道:“微臣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嗯了一声,对郑和道:“去搬椅子过来,你们都坐下,咱有话和你们说。”众人狐疑,战战兢兢的叩谢朱元璋:“谢皇上心忧微臣!臣等沐浴皇恩!”等众人坐定,朱元璋才面无表情的道:“东南之事你们都听了?”六部堂官左右看看,最终詹徽起身道:“回皇上,听了。”朱元璋嗯了一声:“有人算计到咱头上来了800,咱一辈子没受过窝囊气。”

        沉默了一下,朱元璋对刑部尚书杨靖道:“你尽快将刑部牢狱清理出来,再传咱令,让锦衣卫将诏狱也收拾干净!”杨靖心下一颤。

        他知道,老爷子要对东南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血洗了!“臣遵旨!”

        朱元璋淡淡点头,环顾众人,缓缓地道:“咱自上次一病,深感疲倦,得知天命不易,人世不久。”众臣听后,心思各异,不过还是很快抱拳道:“皇上洪福天齐,长命百岁!”朱元璋洒然一笑:“扯淡!别整这些虚的!”

        “你们其中很多都是当除元末就跟着咱的,咱是什么样的人,你们不是不清楚。”

        “哪有什么长命百岁长生不老,生老病死是规律,帝王也逃不过。咱不畏死,但咱还有放心不下的事。”六部堂官心里皆开始泛起嘀咕,总感觉朱元璋今天要说出一番骇人听闻的话来。

        于是乎,众人皆支棱起耳朵,无比认真的聆听着。

        朱元璋继续道:“资善(詹徽字)曾和咱建议过,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后,国家不可后继无人。”“咱想想,是这么个理。”

        “咱本来寻思到年底才和你们敞开心扉说一番话,但现在咱不得不加快脚步了。”詹徽、傅友文和李原心中咚咚咚直跳。

        三人的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

        他们知道老爷子打算说什么,于是乎三人狠狠按捺住宽大袖笼内颤抖的手,但依旧掩饰不住激动的内心!

        最激动的自然是詹徽和傅友文。

        他们是第一批和朱怀沾了香火情的部堂高官。

        尤其是詹徽。

        无论朱怀深陷囹圄还是无比风光,他从没有疏远过朱怀。

        他早就和朱怀绑在一起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詹家未来的荣誉,都在朱怀一念之间。

        他敢保证,只要他和他后人不犯下谋逆谋反这种大罪,一定会平平安安的养老临终!

        詹徽和傅友文心里如同明镜,李原是有准备的。

        但兵部尚书茹太素、刑部尚书杨靖、工部尚书秦达三人却云里雾里。

        三人迷茫的抬头看了一眼漫不经心的朱元璋,心里无比狐疑。

        老爷子突然发出这种感慨,莫不是要立储了?

        三人心里也开始复杂起来,继续垂头认真聆听着老爷子的圣言。

        朱元璋继续淡淡的道:“你们其中很多人都在想,为啥标儿走了,咱一直没什么动作?是也不是?”众人忙不迭摇头:“微臣不敢妄自揣测圣心。”

        朱元璋微微笑了笑,今天心情有些轻松,继续道:“标儿死后,咱感觉大明的天塌了。”“咱培养了标儿四十余年,咱一把老骨头了,也该放下担子了。”

        “有个小子曾经对咱说,爷爷,你要好好珍惜当下,因为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

        朱元璋洒然一笑,有些自豪道:“你们听听!都听听!乖乖!多么蕴含哲理的一句话!”“是啊!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咱不知道!”杨靖三人面颊猛地一僵。

        有些不确定的对视。

        他们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爷爷?

        谁?朱允炆?朱允熥?都不对!如果是的,老爷子为啥不直点名字?

        三人心跳持续加速!

        朱元璋呵呵道:“或许是命运的轮回,或许是上天宠信咱朱重八,标儿死后,又有后人出现在咱的生命之中。”“咱教会他很多治国、做人、做事的道理。”

        “他也教会咱很多道理,最难能可贵的是,这小子无比孝顺咱,咱这条命是(bdee)他给的,咱能从标儿阴霾中走出来,也是因为他。”“他有本事,真有本事咧!”朱元璋笑的像个孩子。

        众臣僚微微颤了颤,谁看过洪武大帝这么暖心的一幕?从没有!

        “为啥咱说他有本事呢?寿州缺粮,踏马的,天要收了咱,收了咱寿州的百姓。”“许多商贾存着粮食待价而沽,祈求发国难财,咱没办法,你们也没办法。”

        “偏偏那小子就能逆天改命!天想收了咱大明百姓,可咱老朱家两个男人不同意!”“于是抬高粮价,粮商抛粮,粮食降价……一系列操作,生生被他逆天改命!”

        朱元璋不顾六部部堂的脸色,继续道:“厉害么?咱当时看到这一幕都震惊了!他给咱狠狠上了一课!”

        “后面呢?山西一带的商人贪得无厌,大批量从朝廷汲取盐引,开发盐巴,晋、河西、河东一带几乎不知皇帝是啥,只知山西晋商,因为他们有盐!”“然后呢?嘿嘿,细盐听过吗?盐矿山提炼出细盐,降低咱大明粮价,精盐出来之后,立刻粉碎了山西晋商的美梦,山西太平,京畿太平,大明太平!”

        “这还不够,然后红薯呢?红薯也是他种出来的,咱大明不是缺粮么?每年荒年都会有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可红薯对咱大明多重要,你们作为部堂高官,你们都知道吧?”众人面色紧张的点头:“微臣知道!”

        众人的脸色各异,心跳越来越快,双拳都在袖笼内死死捏着,死死颤着!

        这个人是谁,大家已经呼之欲出!

        朱怀!

        朱元璋环顾众人,想了想道:“詹徽,你去将宗人府经历卓敬给咱叫过来。”“今天这事没他在不行。”

        武三年,朱元璋首开洪武二十二年改称宗人府。

        正一品宗人令由秦王朱椟担任,正一品左宗正由晋王朱桐担任,正一品右宗正由燕王朱棣担任……

        由此可以看出来,宗人府几乎所有官职的设置,都是老朱家的皇室内部人,只是享受俸禄的挂职官吏。

        真正负责掌管皇室族谱、玉牒、宗庙的官,则是正五品宗人府经历,也就是卓敬。

        无论如何,宗人府是专门记录皇室成员的诞生、封爵、封王、死亡等事宜的事。

        现在老爷子将宗人府经历叫来,所谓何事,意图似乎更加明确!

        众人心惊肉跳!

        老爷子这是打算……将朱怀纳入朱明皇室族谱了呀!

        余下的武人,坐立不安的坐在谨身殿两旁。

        沉默,久久的沉默。

        只有老爷子翻阅奏疏的声音。

        趁此空档,五人相互对望,似乎都从彼此眼底深处看到浓烈的震惊!

        即便他们已经察觉到什么,可依旧在默默的等着老爷子开口。

        郑和也默默站在朱元璋身旁,心跳的比堂中的各部堂还要剧烈!

        爷……要认祖归宗了么?太爷……终于要开口了么?

        少顷。

        詹徽带着一头雾水的宗人府经历卓敬走来。

        卓敬根本不知发生什么事,还以为又有什么皇子要去就藩。

        上一次是宁王,可这一次,似乎皇宫内也没有成年的皇子需要去就藩呀!“臣参见皇上!”

        朱元璋抬头,挥手示意詹徽落座。

        在这里,也只有这六个手握天下重权的高官可以落座,宗人府经历卓敬只能乖乖的站在一旁。朱元璋深吸一口气,道:“人都来齐了,那咱就继续说下去。”

        卓敬脑海更加混乱,一脸迷茫,满脑子都是,他们在干啥?叫我干啥?为啥叫我来?我有啥用?.

        </div>    439、朱怀!入皇室玉牒族谱!

        该来的人都来了。

        朱元璋需要在他的心腹高层中,将朱怀推向人前。

        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重入族谱。

        至于最后一步,则需要在朔望朝参的大朝会中,彻底让~朱怀于天下皆知。

        朱元璋的步子没有夸太大,依旧在精打细算。“人都到齐了,那咱就继续说道说道。”众人再次侧耳聆听。

        朱元璋继续道:“十八年前,咱的大孙子朱雄焕出生在东宫紫薇殿。”“他是咱长子朱标的儿子,咱的亲孙子,嫡长孙。”

        “八岁时,朱雄焕薨,下葬应天钟山皇陵,是日风雨大作。”“当时有件事咱没告诉任何人,也没人知晓。”“下葬当日,咱大孙子尸首诡异消失了。”此言一出,四下皆惊!

        宗人府经历卓敬更是战战兢兢,脸色惨白!

        这是一桩宫廷秘闻,通常皇帝让自己知道这事,要么就是秘密处决自己,要么就有更大的事要发生!

        卓敬惊疑不定,额头冷汗涔涔。

        朱元璋继续道:“是日,咱斩了了当值的御林军和太监以及御医二名,何也?”“因为这是咱皇室的耻辱啊!咱以为是啥盗墓贼,将手伸到皇陵去了。”“直到九年后,也就是去年夏六月,咱在秦淮河畔发现了一名乞索儿。”“当他将脸洗净之后,咱惊了!那不就是咱大孙子朱雄焕么?”“知子莫若父,知孙不如爷!”

        “咱和他是带着血脉的,血浓于水,咱看到他第一眼,就认定了他是咱孙子。”“但皇明嫡孙的事,咱即便是皇帝,也不敢随意相认。”

        “于是咱让锦衣卫查了许久许久,查出来了,他从棺椁爬出来的,嘿!人没死!”

        “现在知道,咱为啥说命运在轮回了么?标儿也就在去年这个时候走的,咱也在去年让锦衣卫验证了,他就是咱大孙子的!”朱元璋一口气说了许多,作为一个帝王,他不该开口说这些话,但有些事,若不说清楚,老人如鲠在喉。

        他需要让朱怀堂堂正正,不带一点猜疑的走在众人身前。

        老爷子端着茶壶,微微吹了口气,慢条斯理的开始喝茶。

        趁此空隙,殿前的七人已经忍不住大口喘气了。

        即便已经有了准备的礼部尚书李原,在听了老爷子这些话后,都忍不住战栗!

        再如不知情的刑部尚书杨靖等人,此时更是已经惊的目瞪口呆,竟感觉呼吸都有些困难!

        宗人府经历卓敬呆呆听着,嘴巴已经张开如鸡蛋大小!

        朱雄焕……是他亲手在宗人府皇室卷宗中画红的!朱标也是!

        这对父子,都是他亲手从卷宗中批‘死’的!

        现在老爷子突然说嫡长孙朱雄焕没死!

        天呐!

        大殿无比的沉默,只有老人在吸溜茶水的声音。

        少顷之后。

        朱元璋继续道:“或许你们还在疑惑他是谁,朱怀!”朱元璋说完,再次沉默。

        大殿的气氛已经诡异到了极致!

        朱元璋点头道:“他现在秦淮河旁,是咱亲手安排的,他叫朱怀!”

        “詹徽认识,记得第一次接触是在鹿鸣宴?卿主持洪武二十四年进士鹿鸣庆功宴,亲自邀请朱怀去后院做客?”詹徽慌忙道:“皇爷记性好!确实如此。”

        朱元璋点点头,道:“然后是傅侍郎吧?想来傅侍郎是从詹部堂口中猜测出来的?”

        傅友文忙不迭起身:“启禀皇上,微臣从詹部堂口中听出了异样,又恰在殿阁看到皇爷带朱怀入内……于是心下就有些眉目了。”朱元璋洒然一笑:“你倒是有心。”

        傅友文忙回道:“当然,寿州之困,微臣有幸见到皇长孙之智,何其幸也!”朱元璋颔首笑笑,又道:“然后呢?李尚书?”

        李原道:“回皇上,微臣也就最近感觉异样,帖木尔汗国送来礼品,朱公子……啊不,皇孙替咱礼部争口气,试探出了帖木儿汗国的野心,微臣本想去感激,随即就看到了犀牛角匕首……”

        朱元璋咂摸咂摸嘴:“原来这么回事。”

        老爷子再次看向一脸石化的兵部、刑部和工部。

        三名部堂高官到现在还没消化,依旧愣愣的坐在原地很久很久!

        良久后,工部尚书秦达忙道:“微臣!恭喜皇上!大明之幸,皇上之幸!皇孙失而复得,何其之幸也!上天垂青吾皇,大明幸也!”众人忙是起身,齐声恭喜朱元璋。

        朱元璋压着手,示意众人坐下。

        然后将目光看向宗人府经历:“卓经历,你掌着宗人府,当时你给咱大孙批了红,现在黑字批回去!”“还有镀金银册、银印皆准备好,留着给咱,咱有用!”卓敬颤颤的道:“微臣遵旨!”

        朱元璋嗯了一声,挥手对卓敬道:“你宗人府宜快些准备,下去吧。”卓敬抱拳弯腰:“微臣,告退!”

        等他出了谨身殿,直到呼吸着外面的新鲜空气,内心的压迫感和震惊感才得以缓解!

        呼呼呼!

        卓敬狠狠呼吸着,眼中带着浓烈的震惊和不安!

        天呐!

        他抬头看着晨曦当空的天,喃喃道:“大明这天……要变啦!”“嘶!”

        “皇明嫡长孙,居然还活着!”“天呐!”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