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浴血斯摩棱斯克(五)_钢铁苏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4章 浴血斯摩棱斯克(五)

第(1/3)页

之所以能让身为后世穿越者的马拉申科心中感到这种超乎自己预期之外的深深凉意,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德军在1941年发动巴巴罗萨入侵行动时那贫弱的反装甲能力所致。

        在德军发起巴巴罗萨行动刚刚开始入侵苏联的1941年,这一时期的德军手中只有pak36/37型37毫米反坦克炮与pak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作为主力反坦克装备。

        而即便是在德军专用反坦克装备中,作为最新锐和最强战力存在的pak38型60倍口径50毫米反坦克炮。

        其在面对苏军t34中型坦克与kv系列重型坦克时亦是疲软乏力到几乎和挠痒痒没什么区别,更不用说是被德军官兵自己戏称为“敲门砖”的pak36/37型37毫米反坦克炮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当下所有反坦克炮都贫弱无力的现状,被逼无奈之下的德军才不得不抓住了88毫米高射炮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来执行反坦克任务,使得本是为防空而生的88炮一时间成为了德军1941年装备序列当中唯一可以有效对付苏军装甲部队的神兵利器。

        “有88炮的情况下需要小心谨慎,没88炮的情况下就尽管放飞自我!”

        尽管这一听上去狂妄自大的话语颇有吹牛逼之嫌,但这却无疑是对1941年苏军装甲部队与德军作战时所面临作战环境的最真实写照。

        也正因如此,身为一名后世穿越者的身份而深知1941年这一作战情况的马拉申科,在通过空中侦察得知当面之敌的德军手中并没有88炮装备之后,其所做出的把手头所有兵力全部压上,企图把当面之敌的德军防御阵地在最短时间内一波冲垮的进攻部署倒也无可厚非。

        但问题与变数恰恰也正是出在德军反坦克炮这一关键因素之上。

        手中并未握有88炮的德军防御阵地,竟然在短短不到二十秒的时间内敲掉了第一波全部8辆t34坦克。

        德军所谓“新型反坦克炮”在抵近开火时那远超88炮的巨大炮声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