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8章 数十万兵马齐聚一堂_北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888章 数十万兵马齐聚一堂

第(1/3)页

  包拯在寇季处没有多留,只待了一夜,翌日一大早就带着人下了山头。

  包拯此次赶到寇季处,主要就是为了让寇季认下房契和地契的事情。

  寇季既然已经答应了,他也没理由再多待。

  渤海府如今百废待兴,苏洵那个浪荡子如今都收敛了形骸,每日里坐在临时衙门里没日没夜的办差。

  包拯这种心里揣着百姓,打算造福百姓的人,自然不敢浪费一分一秒。

  包拯走的时候,寇季送了一程。

  临走之际,包拯似乎想起了什么,取出了一本书递给了寇季。

  那是一本手抄的线装书。

  似乎经常被翻阅,所以书角有些卷起。

  包拯将书递给了寇季以后,也没有多说什么,跨上了马背,带着随行的渤海府衙役,冒着雪离开了山沟。

  “是一个能为百姓做事的好官,只要他以后不走歪路,应该能有所成就。”

  陈琳不知道何时出现在了寇季身旁,眼看着包拯策马远去,忍不住感慨了一声。

  寇季盯着包拯离去的地方,没有说话。

  二人一直看着包拯的身影消失在了视线中以后。

  陈琳再次开口,“咱家不得不承认,你确实是再世伯乐,狄青、包拯,都是你为朝廷选出的良才。以后只要不长歪,应该能帮百姓撑起一片天。”

  寇季鄙夷的瞥了陈琳一眼,没有言语。

  他选中的良才,何止狄青和包拯。

  欧阳修、文彦博、韩琦等一众家伙,那个是简单的角色。

  他们现在还没进入到汴京城,所以汴京城内的人只要不跟他们深入接触,就不知道他们的能耐。

  一旦他们进了汴京城,崭露出他们的能耐。

  到时候大宋上上下下都会知道他的目光有多毒,选出的人,每一个都是良才。

  再世伯乐、在世伯乐之类的称呼,到时候都不适合在称呼他。

  或许会出现新的词语形容他。

  比如寇季量才、或者寇季选才之类的成语。

  赵光义只是经常将书拿在手里,就衍生出了一个手不释卷的成语。

  他在冬日里给汴京城的百姓送了一些炭薪,又衍生出了一个雪中送炭的成语。

  寇季觉得,他为大宋选才的光芒,可比赵光义手握书卷,以及雪中送炭要耀眼。

  所以催生出一个成语,轻而易举。

  寇季没有搭理陈琳,随手翻开了包拯留给他的书,看到了书封上三个飞白体的大字,寇季略微愣了一下。

  “桃花源?!”

  书封上,写着桃花源三个字。

  寇季看了以后略微有些发蒙,小声嘀咕了一句,“难道这小子闲暇之余,写了一本小说话本让我斧正?现在可不兴小说话本,这小子莫非要开历史先河,抢别人饭碗?”

  寇季心里带着疑惑,翻开了署名为桃花源的书,上下扫了一眼以后,发现自己想差了。

  仔细翻阅了一两页以后,寇季看到了一些熟悉的东西。

  再仔细翻阅了一番以后,寇季终于明白了包拯署名为桃花源的书,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一本在后世十分知名的巨著。

  里面涵盖了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的文化。

  它有一个人们十分熟悉的名字,叫做《理想国》。

  作者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包拯之所以将它署名为桃花源,大概是为了方便它在大宋传播。

  包拯之所以没有将它送到汴京城的天圣馆,反而送到了寇季手里,大概是觉得里面的一些知识,会冲击到圣人的学问。

  圣人的门徒一旦发现了它,有可能会将它定性为邪书。

  又或者干脆成立一个学社、诗社,转门抵制它。

  包拯明显读过这本书,也仔细的研究过里面的学问,知道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里面的学问是难得的好学问,所以就亲自将它交给了寇季,想让寇季保护这本书。

  “什么书?”

  陈琳见寇季拿着一本书沉默的站在那儿,忍不住伸长了脖子瞧了过来。

  寇季随手将书塞进了自己怀里,瞥了陈琳一眼淡淡的道:“一本上彩的春宫册,你要的话,回头我让包拯也送你一本。”

  陈琳听到此话,气的直瞪眼,“你在羞辱咱家?!”

  陈琳又不傻,自然知道包拯送给寇季的不是什么春宫册。

  毕竟,寇季不好美色,在汴京城里是出了名的。

  他要是真喜欢这种东西,直接招一群女子入府演一场都行,根本不需要什么春宫册。

  包拯那厮此前跟赵絮有过一段时间的亲密接触。

  赵祯以为赵絮看上了包拯,还暗中派遣陈琳查探了一番包拯的底细。

  所以陈琳也知道包拯不是什么好色之徒。

  所以,包拯送给寇季的,必然不是什么春宫册。

  寇季故意拿春宫册挤兑他一个太监,明显是在羞辱他。

  寇季在陈琳气急败坏的神情中,淡淡的道:“既然知道不是春宫册,我又不愿意给你看,那自然是秘密的东西。

  秘密的东西,你打听的那么清楚干嘛?”

  陈琳恼怒道:“大宋朝,就没有咱家不能知道的秘密。”

  寇季缓缓挑起了眉头,看向了陈琳。

  陈琳一愣,脸色微微一白,低声道:“咱家失言了,咱家回京以后自会向官家请罪。”

  寇季瞥了陈琳一眼,没有再搭理他。

  陈琳刚才那句话,可是处在逾越和作死之间。

  即便是他可以狐假虎威,借着赵祯的权柄,藐视天下其他人。

  但有一个人他没办法藐视,那就是他威风的根源。

  在赵祯面前,他永远只是一个仆人。

  他一句‘大宋朝没有咱家不能知道的秘密’,那把赵祯放哪儿?

  赵祯所有的秘密你都要知道,那你是不是该死了?

  虽然赵祯现在对陈琳而言没有秘密,但不代表以后没有。

  寇季丢下了陈琳,迈步上了山头,回到了自己窑洞前的院子,撇了一眼不远处正指示着将士们给自己挖窑洞的种世衡,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进入到了自己的窑洞。

  窑洞的筑造成本不高,加上拥有冬暖夏凉的功效,北方的许多百姓都很喜欢用它。

  如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