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目光转向RB_重生狂野年代最新章节目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7章 目光转向RB

第(2/3)页

贸易逆差高达500亿美金,而这500亿占美国一年贸易总逆差的40%。

  也就是说,美国在世界上花100块买东西,其中40块是向日本买的。

  别以为500亿美金不算多,当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仅有26.44亿美金,而且这只是逆差额,不是总金额。

  叔可忍婶不可忍!

  尤其对于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的里根总统来说,为了确保美国的经济利益,向日本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动刀就是必要而且紧急的头等大事。

  (说句题外话,川普的竞选口号和里根一样,经济政策也差不多:减税,扩大内需,提升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强制召回外流资本,吸引投来投资,鼓励国内工厂扩大生产。

  里根是美国人此前最认可的有经济水平的总统之一,上一个是罗斯福,而川普是第三个,坦率说,身为中国人,川普危险不靠谱,对美国百姓来说,川普安全很靠谱。)

  接下来就是广为人知的“广场协议”了。

  很多人认为,日本是被迫签署广场协议的,这其实是个错误或者说不全面的理解。

  先看广场协议的签约方,美国,日本,法国,英国,联邦德国。

  美国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强逼着其他四个国家同时答应调整汇率。

  明显亏本的事情,其他四个国家也不会答应啊。

  原因就在于这四个国家,也想升值本国货币,至少觉得这么做总体不会亏。

  当时日本的决策基于三点原因:1、如果不升值,美国肯定会采取贸易制裁措施,与其到时候扯破脸打官司,还不如主动退让;2、日元升值,可以解决国内钱荒问题,增加日元流动性,这可以促进国内生产发展;3、日元升值可以增加日元购买力,扩大日本内需市场和对外资本输出。

  当然,针对日元升值带来的出口受挫,日本同样有应对方案:

  首先日本企业的利润还是很高的,小幅度的升值影响不会太大;其次日本企业还有极大地提升生产率的可能,同样可以降低成本;最后,日本已经找到了一个庞大的价格更为低廉的生产代工地,那就是刚刚开放不久的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在内)。

  有了这些底气,日本稍作讨价还价,便大大方方地答应了救世主美国的要求,签下了广场协议。

  随后的事情全世界人都知道了。

  自80年代中期起,全世界到处都是挥舞着价值坚挺的日元钞票大肆购买商品的日本人,而中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也承接到了日本转移过来的大量中低端制造业产业,四小龙的崛起正是这个原因。

  但是,哪怕有转移产业和提升生产率作为应对,日元升值的危害性仍然不可避免地显露出来,那就是日本本土制造业的衰退。

  日本政府也是负责任的啊,当然要采取对策,他们选择了降息。

  降息主要作用有两点:1、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可以扩大投资再生产;2、货币吸引力下降,市场会抛售本币,从而使得汇率停止攀升甚至下跌。

  86年起的一年时间里,日本政府连续五次下调银行基准利率,从5%降到2.5%,幅度不可谓不大。

  然并卵。

  此时已经晚了。

  由于日元的升值,可以用日元购买的资产自然也一起飙升,主要有三种:外汇、股票和房地产。

  资产市场有一种现象,那就是从众心理形成大趋势随后不可阻挡。

  此时日本国内的外汇、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已经进入了飞速飙升的大浪潮。

  即使政府降息,也完全没办法阻挡这种已经形成大趋势的浪潮。

  相反,因为银行利率降低了,这部分政府准备让企业使用的资金,反而被挪用到了资本市场上,房地产和外汇股票涨得更厉害了。

  好吧,在这个时候,日本政府还是有相应对策的,那就是主动投资扩大内需。

  为此,87年初,日本政府拿出了半年的税收收入,又出售了近两百万股日本电信股票,以及一部分日航公司股票,共筹集了六万亿日元资金,用于投资基建和扩大内需。

  这被称为“放水”。

  可惜,又晚了。

  这一笔庞大的资金支付给国内相应行业的生产和施工企业后,这些企业并没有投入再生产,反而投入了资本市场中去。

  没办法,资本家都是追求利润的,无论再怎么费心费力生产经营,获取的利润也没有炒股票外汇和投资房地产赚钱啊。

  当时东京有一家名为阪和的从事炼钢的株式会社,原来一年利润不到二十亿日元,86年初社长亲自带领高管们进行炒汇,结果当年净利润高达200多亿日元,几乎每个交易日赚取一亿,媒体报道后轰动一时,更加推波助澜了人们的投机行动。

  这6万亿资金再次从社会生产通路中消失,反而推动了资本市场的更大涨幅,日本政府“饮鸩止渴”般的计划宣告失败。

  从87年起,日本国内陷入了全民狂热状态,但是危机的苗头已经初露端倪。

  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