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出国考察_夫人路线石更俞凤琴最新章节目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49章:出国考察

第(2/3)页

还是很方便很快捷的。

        还有就是对于轨道交通依赖过大。由于居民都住在临近轨道站点的区域,在系统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还不错,一旦出现问题,尤其是赶上上下班高峰期,受影响的人动辄就是几万、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而且基本没有别的替代方法。

        因为东京都的路上公交车非常少,而且线路一般只是从某个轨道交通站到另一个站,只起辅助轨道交通的作用。至于出租车,那真是死贵死贵,打一个月车的钱都能买一台新车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不到迫不得已是根本不会去坐的。

        除此外,石更还发现,在东京都的马路上,几乎看不见双向八车道,最宽也就是四车道。路边停个车都得绕着走,所以想想,日本人那么遵守交通规则,除了个人素质高,可能也是被逼的,因为不遵守就根本别想走。

        所以,海川想要重新规划,石更认为在交通这一块是绝对不能照搬日本人的路子的,而是要取其优点,在根据海川的实际情况,打造一套最适合于海川的交通系统。

        除了交通,此次来东京,石更等人重点考察的另外一点就是东京的地下排水系统。

        日本是个台风多发国家,台风季节东京都地区经常降暴雨,但东京却很少出现内涝。除了东京设有世界最先进的降雨信息系统来预测和统计各种降雨数据,再进行各地的排水调度。再有就是暴雨过后东京路上不积水得益于人工建造的“川”。类似于壕沟的“川”密布东京都,排涝作用非常大,所有细小水道都通往“川”,再通过比“川”更深更宽的地下水道涌入东京湾进海。

        此外,东京投资约合200亿华夏国币,耗时14年建成了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首都圈外围排水道,整个排水系统的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全长6.3公里,包含5根直径30米、深60米用管道联通的竖井和一个调压水槽,系统总储水量达67万立方米。

        如果暴雨导致荒川河泛滥,东京将有97座地铁站被水淹没。虽然这样的暴雨200年才可能出现一次,但是排水系统也能应付得来。

        这座排水系统建在东京郊区一座不起眼的政府大楼后面,这里有一片足球场和一座滑板公园。一套巨大的排水系统就位于这片普通的足球场和滑板公园的下面。它运用日本先进土木技术建造而成,保护者东京居民免遭暴雨和台风导致的积水水患。

        这套排水系统在没有洪水的季节是向游客开放的,每周开放四天,石更等人也得以有机会近距离参观,并有专人解说整个排水系统的构造。

        不看是不知道,现场一看,给石更等人的感觉是,除了震撼二字,再也找不到别的字来形容了。巨大的排水管道就像防空洞一样。

        “海川地下要是能有这样的排水系统,别说是五十年一遇的大雨,就是一百五十年一遇的大雨,也不可能发生内涝啊。在国内,我们的哪座城市能比得上人家这个?太值得我们学习了。”石更跟随行的城建部门的负责人说道。

        在东京待了四天,石更一行人便告别丰本极润,赶奔了下一站新加坡。

        到新加坡主要考察的是交通管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