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人类物理史上排名第三的天才!_走进不科学新手钓鱼人最新章节列表免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九章 人类物理史上排名第三的天才!

第(2/3)页

威的外文期刊上都有详尽的介绍:

  那时候英国的大学学位叫做Honours  Degree,也就是荣誉学位。

  荣誉学位分成四等,一等最高,四等最低。

  当时学院给小麦的要求是必须拿到其中的一等学位,即First  honours  Degree。

  整个考试阶段持续22天,内容11门。

  其中有3门必考,所有科目的满分都是100分,即总分1100分。

  一等学位的最低分数线为770分,只要考过的科目里包括了三门必考并且总分达标,剩下的科目可以放弃不考。

  结果考试期间小麦父亲忽然病危,所以归家心切的小麦,整个考试阶段只考了八门课程。

  等达到了一等学位分数线后,他便放弃了剩余三门考试,直接赶回了爱丁堡。

  小麦八门的成绩是793分,第一那位则是11门总837....

  如果小麦把那剩余三科考完,分数百分百稳稳破千。

  所以这事儿真不算啥黑点.....

  毕业后的1855年,麦克斯韦读到了大神法拉第的著作《电学实验研究》。

  他被书中各种各样的电磁感应实验所吸引,正式开始研究电磁学。

  从此一发不可收,开启了自己的挂壁之路。

  1855年。

  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法拉第的力线》。

  他第一次试图将数学形式引入法拉第的力线概念,从而初步建立电与磁之间的数学关系。

  这篇文章引起了物理学界的重视,也得到法拉第本人的赞扬。

  1862年。

  麦克斯韦发表了第二篇论文——《论物理学的力线》。

  在这篇论文中。

  他首次提出了“位移电流”和“电磁场”等新概念,对电磁理论给出了更完整的数学表述。

  1864年。

  麦克斯韦发表了第三篇论文——《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

  这篇论文中不仅给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还首次提出了“电磁波”的概念。

  后来他还写出了《电磁通论》这部著作,筹建了剑桥大学的第一所物理学实验室——卡文迪什实验室,并且担任了实验室的第一任主任。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

  麦克斯韦在他活着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受到符合其身份的尊重。

  恰恰相反。

  当时哪怕是剑桥学院内部,都有很多人认为他走的是歪门邪道。

  当年他进入三一学院时有多光鲜,中年时便有多凄凉。

  因为他的理论实在是太精深复杂,公式过于抽象,很难被大众理解。

  所以在牛顿力学依旧仍占主导地位的当时,并未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

  在麦克斯韦去世那年,当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宣传电磁波理论时,只有2个听众愿意听他上课。

  一个是来自海对面的研究生,另一个是后来发明电子管的弗莱明。

  某种程度上来说。

  麦克斯韦有些像是《迪迦奥特曼》中那位发现了滋尔达气体的根津博士,明明研究的方向意义非凡,在现实中却是一位弃儿。

  1879年11月5日。

  麦克斯韦在剑桥因胃癌逝世,享年仅仅......

  48岁。

  如果小麦能多活个十几二十年,整个世界的格局恐怕都会不一样。

  因为在他去世后的第九年,年轻的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便会通过实验首次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真正验证了麦克斯韦理论的正确性。

  自那以后。

  麦克斯韦的贡献和地位,方才得以被全世界承认。

  可惜天妒英才,麦克斯韦去世的太早太早了......

  总而言之。

  麦克斯韦的人生,可以算是一个典型的V字型。

  也就是年轻时名头极盛,在接触电磁学后的中年陷入低谷,死亡后几年开始骤然攀升。

  也正因如此。

  才会有人在汤姆逊的护送过程中,想要下黑手将麦克斯韦置之死地:

  这时候的麦克斯韦还是个妥妥的‘天骄’,集万千光环于一身,实在是太耀眼了。

  用后世的概念举例。

  此时的麦克斯韦差不多就是高考考了750分,大学年年4.3绩点,本科期间发表了十篇一区论文还被提名了菲尔兹奖的性质。

  很多人认为他今后可以达到小牛的高度,再不济也是某个领域的领军人。

  这样一尊潜力股被剑桥大学收入囊中,自然就会有人想要下盘外招了。

  毕竟这种下黑手的做法在古今中外的学术界都有先例,涉及到了人性和利益的双重阴暗面,给人类的科学史造成的损失堪称无法估量。

  例如小牛在担任卢卡斯教授的时候就被人下过毒,钱老回国时曾经两次被暗杀,另外还有张首晟、任伟、肖翔这些人才的去世等等。(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一下这几位,太敏感就不在正文详述了)

  甚至在离副本时间线很接近的1832年,便有一位另一位天才刚刚陨落于可耻的阴谋中:

  此人便是伽罗瓦。

  他是数学史上的一位超级天才,可惜和阿贝尔先被柯西坑了一波,后来又遇到了海王斯蒂芬妮,误入了一个圈套:

  当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