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杨振宁的解读!_走进不科学小说最新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七十五章 杨振宁的解读!

第(2/3)页

景,还有行业的钱景!

    《PhysicalReviewLetters》的论文何德何能,可以与沃森他们当初的论文相媲美?

    看着一脸难以置信的李景均,小杨整个人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景均兄,我可没有和你开玩笑的意思,光达他们这次真的是搞出了一些了不得的东西,在物理史上也会有一席之地的那种。”

    “景均兄,我再问你——你对粒子模型的了解有多深?”

    李景均思索了几秒钟,有些不确定的道:

    “粒子模型啊.....就是原子中子啥的?”

    “我物理老师死的早——额,这不是我在诅咒他哈,我高中毕业一年他就出车祸死了,所以这方面我记的确实不太多......”

    “印象中原子之下就是电子、原子核这些了吧?然后还有一些复合粒子叫做强子什么的.....”

    “很好。”

    小杨朝他竖起了一根大拇指,接着拿起自己从收发室里顺来的笔和纸写道:

    “正如你所说,在今天之前,复合粒子就是已知的最小粒子,没有任何人知道它们的内部到底有什么东西。”

    “很多人都在对更小的模型进行猜测实验,其中包括了我还有...小李,但没有一种模型得到过公认。”

    “而这篇《PhysicalReviewLetters》的论文,则是第一次完整的解析了比复合粒子更小的一种微粒模型,推导过程....精巧无比。”

    “用你们生物学的概念来描述,不正是和沃森他们发现的双螺旋结构非常相似么?”

    “甚至比起长远的影响力,我还要更看好光达他们的这篇论文一些。”

    听到小杨的这番介绍。

    陈省身和李景均的脸上总算露出了些许恍然。

    原来如此......

    学过生物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

    沃森他们做出DNA研究的前置条件是人类发现了核酸的一级结构后,根据核酸所含的五碳糖的不同,将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这种前置条件就相当于小杨所说的复合粒子,在这种情况下赵忠尧他们发现了更小的粒子结构.....

    某种意义上来说似乎还真有点像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而就在李景均暗自点头之际。

    一旁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陈省身也开口了:

    “小杨,这个什么模型的准确率有多高?”

    新手钓鱼人  

    小杨扭头看了他一眼,这次思索了比较长的时间才说道:

    “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模型还需要比较复杂的数据验证和计算,但平心而论.....”

    “至少看到现在,我本人是找不出什么明显的漏洞的。”

    “而且......”

    “而且什么?”

    小杨再次翻动了一下《PhysicalReviewLetters》的论文,将页面拨弄到了数据图那一页:

    “而且有些数据来源非常真实,以至于真实到了有些问题......”

    陈省身闻言,脸上顿时冒出了一个问号:

    “?”

    这次他是真有点儿没听懂。

    数据来源真实到了有问题?

    这句话是啥逻辑叻?

    莫非是自己在海对面待了太多年,以至于连中文都听不太明白了?

    不过很快,小杨便主动解释起了自己的意思:

    “省身兄,我的意思是指....按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有些实验本土方面应该是不具备执行条件的。”

    “那些实验要么设备精度要求高,要么就是能级非同一般,哪怕是海对面都没多少实验条件。”

    “奇怪....太奇怪了.....”

    说着说着。

    小杨便眯起了眼睛,再次陷入了沉思。

    其实他还有一句话没有和陈省身以及李景均说,那就是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后,他的脑海中只有一种感觉:

    丝滑。

    如同吃了比利时巧克力般的丝滑。

    这种丝滑让小杨在第一次阅读的时候甚至忘掉了随笔验证,整个人迫不及待的从头到尾将整篇论文给看过了一遍方才有所察觉。

    怎么说呢.....

    仿佛论文中记载的并不是某种磕磕碰碰的推导过程,而是一个从未来复制的、已经形成了一定体系的知识框架。

    不过在最初的叹服之后,小杨的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