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气化三氢(万字更新)_走进不科学小说最新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气化三氢(万字更新)

第(2/3)页

杰这个角色属于捏合型的角色,其中可以看到很多人的影子,但最主要的原型便是黄祖洽。

  六年前。

  钱秉穹率领近40人的“热工实习团”赴毛熊学习,黄祖洽便是反应堆组的成员之一。

  结果学习期间,黄祖洽在对方设计方案中发现了一个问题:

  毛熊专家的计算是该反应堆需要63根铀棒才能达到临界大小,而他计算的是56根。

  反应堆如果超临界,将会引发事故。

  经过反复测算,最后双方判定黄祖洽的数据才是对的。

  三年前实际建堆时,兔子们果然只用了56根铀棒,后来的临界启动实验结果也证明,黄祖洽是正确的。

  除此以外。

  黄祖洽在整个核武器的研制过程中贡献了很多成果,是氢弹研发的重要带头人之一。

  例如在氢弹理论攻关中,彭梦熊便给出了三个模型分别让周光召,黄祖洽,于敏去计算。

  虽然黄祖洽研究的挡光模型最后被证明无法在技术上落实,但他产出的有关氢分子激发态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却给于敏的后续研究带了很重要的帮助。

  只是遗憾的是。

  黄祖洽最终得到的荣誉却并不算高。

  原九院理论部赫赫有名的“八大主任”中的四位物理学家,除他之外的三人都算是功成名就:

  陆光达担任了九院院长,周光召担任了中科院院长,于敏担任了九院副院长兼九所所长,且都列名“两弹一星”元勋。

  唯独黄祖洽既没有获得勋章,也没有担任重要职务,而是在晚年选择了去北师大教书,也是令人感到惋惜。

  随后台下众人很给面子的为黄祖洽鼓起了掌,也算是对他正式负担起氢弹理论研究进行了恭贺。

  待掌声稍歇。

  李觉便继续宣读起了其他任命:

  “根据组织安排,轻核组内部将根据相关理论研究方向,分成四个课题小组。”

  “一组小组长由周光召同志担任,主要负责二维流体力学、极化核子反应的相关理论推导。”

  “二组小组长由何祚庥同志担任,负责β粒子的相关推导。”

  “三组小组长由于敏同志担任,负责构型以及唯一态粒子的计算设计。”

  “四组小组长由胡华琛同志担任,负责高爆和散射方面的推导。”

  与之前的黄祖洽一样。

  在李觉说完之后,现场也站起了四位年龄不一的成员,三男一女。

  其中最靠近上首的便是周光召,赫赫有名的两弹一星功勋之一。

  早先曾经提及过。

  在整个核武器的研制过程中。

  兔子们一共发现了11处海对面以及毛熊的错误,其中最重要、足以动摇核工程基石的错误一共有两处。

  一是中子运输方程,二便是周光召发现的有关次级中子能量分布和角度分布的错误。

  并且根据后来解密的文件来看,这个错误并不是毛熊故意给错的数据,而是毛熊核武器第一人萨哈罗夫犯下的一个重大失误。

  所以别看周光召从目前的职务上看是黄祖洽的下属,实际上这是为了保证研究效率的安排。

  论目前在基地的重要性或者说话语权,周光召其实还在黄祖洽之上——只是他们都不在乎这些虚假排位罢了。

  至于周光召身边的另一名有些龅牙的男子,便是大名鼎鼎的何祚庥了。

  这个很容易被念成‘何作麻’的大佬,在后世的争议也同样很大。

  不过他的争议和成就荣誉无关,而是因为他出了名的大嘴巴.....

  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位就相当于是科研圈的鲁迅,而且一口气喷了整整五十年.....

  例如在徐云穿越来的后世。

  这位大佬便口无遮拦的diss过华为、贬损中医、攻击他人为“口力劳者”,95岁了还天天在头条打字喷人,精力好的跟59岁似的.....

  说句实话,何祚庥的有些言论确实不太恰当,这方面的抨击徐云其实也是不太认同的。

  但另一方面。

  就像游乐王子扮演者卖茶坑人、但不影响游乐王子这个角色很有童年价值一样,有些事要分开讨论。

  虽然何祚庥后来到处diss狂喷,这却并不影响他本人的能力和早期贡献。

  后世有些言论说他是当秘书上的院士,一天科研没搞,这同样也是有些极端了。

  人家好歹也是水木大学的毕业生,当年被选派去毛熊进修过,后来还指正了Chew—Mandelstam推导的方程有严重错误,此前提及过的层子模型他也算是主要贡献者。

  曹操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敢刺杀董卓的大汉忠臣呢,更别说何老爷子只是喜欢喷人罢了,远远没有达到勇者变恶龙的情况。

  对了,顺带一提。

  后世传闻何祚庥曾经说过【中国对物理学贡献为零】,这倒是个经典的谣言。

  他的原话说于2022年,内容是这样的:

  【华夏的科研水平和海对面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就比如去医院看病所用的医疗设备,95%都是进口的,而且这些设备用的大多都是物理学的原理,这方面咱们的贡献是0,专利全在国外。】

  诚然。

  这句话里的“95%都是进口”的数据同样也是老黄历了,带着很浓的公知味儿,如今迈瑞、东软、联影、万东等国货早就打下了国内医疗设备市场的一大半江山了。

  但这问题再怎么严重,也和【华夏院士说华夏对物理学贡献为零】是两个性质.....

  总而言之。

  对于这位后世的知名喷子,徐云准备对其敬而远之,尽量不产生交集就好了。

  而除了周光召和何祚庥之外。

  轻核组剩余两位组长的位置,都在另一张职务更低一些的会议桌上。

  其中大于自不必说。

  于·华夏氢弹之父·人型自走外挂·膝盖收集器·大于牛批·敏,见到不跪要怀疑你下肢是不是出问题的究极大佬。

  不过另一位叫做胡华琛的同志徐云就不太了解了——这位对他而言属于名字都没听过的情况。

  这位还是个基地里比较少见的女同志,从其能位列四位组长之一的情形来看,显然也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其实徐云不知道的是。

  这位叫做胡华琛的女同志,同样也是个略带传奇色彩的人物。

  她的丈夫是原子能所的杨桢先生,二人很早的时候都入选了596项目组,算是基地科研人员中比较少见的夫妻档。

  她后来既没有位列两弹一星功勋,也没有像项目组中的另一位王承书女士那样当选华夏院士,但她却在一个重要研究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这个研究便是β面中子衍射异常。

  当时如果不是胡华琛解决了这个问题,兔子们的氢弹最少还要晚半年才会爆炸成功——这是大于的原话。

  但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被基地给予了一定研发权的胡华琛就又没啥成果产出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

  胡华琛有点类似2016年欧洲杯葡萄牙队的埃德尔,决赛之前默默无闻,决赛最关键的时间点一击毙敌,事后又不见了踪影.....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徐云才没有听说过她的名字吧。

  在念完四位组长的名字后。

  李觉便又念起了其他轻核组成员的名单:

  “萨本豪.....蔡少辉......梁文基......叶宣化......黄啾啾(真叫这名字)......”

  念到最后一行的时候,李觉的语气微微停顿了两秒钟:

  “轻核组除了几位负责同志和成员之外,还设有一位专项顾问,也就是.....韩立同志。”

  台下徐云闻言下意识一怔,眼中闪过了一丝意外之色。

  毕竟这事儿李觉可没和他通过气,属于临场才公布的消息,他之前丝毫都不知情。

  况且理论上来说自己已经是基地的特聘顾问了,没必要再专门提这事儿吧?——取的还是专项顾问这个莫名奇妙的称谓。

  不过很快,徐云的脑海中便冒出了一个猜测。

  莫非.....

  组织上是通过这个任命在提点自己,原子弹这边的顾问事宜可以适当减少一点,把注意力放到氢弹研发上头?

  应该就是这样了。

  毕竟之前陆光达等人将中子运输方程解决之后,原子弹的理论研究其实已经搞定了一大半。

  剩下的基本上属于有加速最好、但没加速其实也问题不大的情况,

  如今原子弹的难点更多在于应用方面,比如说实际结构、材料、起爆炸药等等,而这部分就不属于徐云了解的范畴了。

  在这种情况下。

  组织上让自己把重心偏移到氢弹的理论研究,倒也说得过去。

  组织上的任命仍旧保留了大于在自己团队协作数算的任务,也能侧面印证自己的猜测。

  只是.....

  如此一来,自己要“指点”的对象可就换成大于了.....

  说实在话,自己肚子里那些存货被掏空倒是问题不大,徐云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拿出来贡献给国家。

  但问题是以大于那神奇的脑子,徐云总感觉会不会聊着聊着,就衍生出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如果真是这样,那乐子可就大了。

  而另一边。

  现场众人对于徐云的任命倒是没太大反应,普遍很是客气的鼓了掌。

  如今徐云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他在基地领导层中已经积累下了很不错的口碑。

  尤其在徐云想法子从英国人手中拿到了串列式加速器后,原本对他还有一些意见的程开甲和王淦昌二人,好感度那是真的在+10+10的往上窜....

  毕竟程开甲对于徐云的意见主要在于他为了组装气象多普勒雷达,把国内唯一一台2.5MeV的静电加速器给拆了,这可是程开甲老师赵忠尧的心血呢。

  而眼下徐云换来了80MeV的串列式加速器,帮兔子们在高能领域鸟枪换炮,程开甲的意见自然便抛到了爪洼国去了。

  随后李觉又将手中的文件朝后翻了一页,继续说道:

  “按照组织上的安排,轻核组同样隶属于理论部,受基地领导层直接管理——具体的管理方式稍后我会介绍,现在依旧先谈项目组的问题。”

  “而除了轻核组之外,基地还将同步设立一个全新的研究组,全名为‘加强辐射反应探索组’,简称强辐组。”

  “这个小组的任务有些类似轻核组,主要负责推导中子弹的相关研制问题——我是指现在完全体的轻核组。”

  “因为根据首都方面的消息,串列式加速器已经在交接的路上了,快的话下个月中慢的话下下个月初应该就能运到国内。”

  “所以强辐组的配置并不会像轻核组一样有空置期,成立后立刻就会投入理论研究,等加速器被送到基地就可以正式开展相关实验。”

  听闻此言。

  台下其余人的表情各异,徐云的脸色倒是很平静——这事儿他在开会前就知道了。

  昨天钱五师特意找到他,告诉了他一个消息:

  兔子们之前与英德法达成的合作意向经过多次讨论,总算是进入了实操阶段。

  整个实操的大体流程是这样的:

  兔子们先预付了一批驴浆薄膜给德国人,对等换来了Hochtief公司的冲击波检测元件,交易价格是一吨驴浆薄膜交换100枚完整的元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