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地宫探测结果....出炉!(还是九千大章!!!)_走进不科学小说最新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六章 地宫探测结果....出炉!(还是九千大章!!!)

第(2/3)页

之外的探测手段。

  反正高低就花一些钱嘛,经费就是为这个目的用的。

  类似的例子可不是没有过,兵马俑二号坑当初在挖掘的时候就抓到过不怀好意的人。

  因此经过事先商讨,最终潘院士和姜成谷等人做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在无人机的遥感模组上配备一套中科大电磁信息空间实验室的遥感模型,把戏份做足。

  这个遥感模型理论上比较先进,同时信号又很好识别,很容易被捕捉截流。

  这样一来。桸

  潘院士和徐云的入场既变得合理,重力梯度仪的保密性也同步得到了增强。

  当然了。

  需要说明的是。

  潘院士和姜成谷他们不是担心重力梯度仪泄露后被仿制——此前曾经提及过,重力梯度仪真正核心的在于测绘模组和结构,这都是徐云通过奖励图纸才得到的突破。

  也就是海对面即便知道了盘古粒子可以用于仪器测绘,也依旧很难仿制出来。

  潘院士...或者说上头真正担心的,是重力梯度仪本身的存在被外部知晓。

  如果海对面或者其他大国知道兔子们搞出了重力梯度仪,那么他们必然会大幅度的增加军费用以核潜艇的升级。桸

  这样一来。

  除非立刻爆发三战,否则时间一长,重力梯度仪的威慑性恐怕就会随着对方技术的提升而削弱了。

  因此对于兔子们来说。

  重力梯度仪是一道至关重要的杀手锏。

  它就像大毛当初核潜艇破冰上浮一样,不是不能公开,但必须要用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点,否则就是在浪费。

  举个例子。

  如果有人以“访问”某敏感地带为由示威,通过外交方式来进行某些博弈。桸

  倘若兔子们拥有重力梯度仪的话......

  那么不需要武力威慑,兔子们只需要轻飘飘的公布出海对面核潜艇在北极的位置,那么这事儿的结果多半就不一样了。

  当初大毛核潜艇破冰上浮后,海对面萎了整整七个月呢。

  诚然。

  4V那事儿已经过去了有些日子了,没必要也没意义再去讨论。

  但眼下兔子们掌握着重力梯度仪,如果今后再有类似的事儿,那么就有乐子看了.....

  反正徐云还是挺期待那一天的。桸

  总而言之。

  重力梯度仪的保密原因和技术复刻无关,而是在于公开后威慑性会下降。

  因此在那之前,必须要严密防止消息走漏。

  随后潘院士想了想,又对姜成谷问道:

  “对了,姜处长,那几个截留信号的人锁定了吗?”

  姜成谷点点头,拍了拍身边马工程师的肩膀:

  “您放心吧,一分钟都不到,网安的同志就把他们的族谱都给翻出来了。”桸

  “这些人都是和旅游有关的视频博主或者从业者,还有就是电子设备的爱好者。”

  “其中领头的叫做陈伟志,他的职业比较特殊,在北师大边上开着一家面馆。”

  “只是上头想着放长线钓大鱼,就暂时没对他们有什么动作,放任他们回去了。”

  说着说着。

  姜成谷嘴角忽然扯起了一丝笑意,似乎想到了什么很有意思的事儿:

  “不过虽然说没有立刻控制住他们,但该有的监视肯定还是有的。”

  “比如陈伟志的面馆,不出意外的话,今后他的面店就要成保密部门的食堂了——据说保密部门的同志已经在打报告了,争取划下来一笔经费,毕竟吃面总得加个卤蛋小肠的不是?”桸

  潘院士:

  “.......”

  随后潘院士顿了顿,看了眼时间,对姜成谷问道:

  “姜处长,现在时间差不多了,咱们的设备是不是该......”

  “哦,我正准备和您说呢。”

  说道正事,姜成谷的表情便是一肃:

  “重力梯度仪的预调试结束好了吗?”桸

  设备的调试是徐云负责的环节,因此他很快给出了答复:

  “姜处长,重力梯度仪五分钟前就准备完毕了,随时可以起飞。”

  姜成谷点点头,看了眼正在对永陵外部建筑进行数据测绘的张子昂,说道:

  “既然如此.....徐博士,那就开始吧。”

  “收到!”

  徐云朝姜成谷道了声是,随后转头看向了身边的张晗:

  “张姐,可以让设备上天了。”桸

  张晗在几人说话的时候便做好了准备,眼下得到了徐云的指示,立刻便按下了一个键位。

  片刻过后。

  两架F-500中轴无人机同时飞上了天空。

  与之前的小型无人机一样。

  这两架F-500中轴无人机中,同样有一架无人机装着正常的遥感设备,用于混淆视线。

  同时它的高度也要比载着重力梯度仪的那架高上三百多米。

  除此以外。桸

  此次的重力梯度仪在外表上也进行了简易包装,看起来像是面阵式的推扫式扫描仪——面阵式推扫式扫描仪是光学遥感仪器中体积比较大的一种,普及度也很高。

  比如央视纪录片频道拍摄的《百山百川行》记录片中,有相当部分画面就是使用面阵式推扫式扫描仪拍摄的。

  这玩意儿你既可以对外说是用于数据探测,也可以说是为纪录片收集素材。

  毕竟永陵挖掘这么特殊的项目,从头到尾拍个纪录片再正常不过了,不拍才不正常呢。

  除此以外。

  最后一辆遥感车辆内,还有一个五人的信息小组在时刻观测着周围一带的各波段信号的变化。

  协助他们的是位于燕京上空的卫星,叫做苍穹3号。桸

  这是一颗静止轨道电子侦察卫星,性能上对标的是海对面的Mentor....也就是顾问卫星。

  它拥有着一套天基广域监视系统,可同时监听上千个地面信号源。

  必要时还可以搜索低北纬地区的雷达、导弹遥测、手机信号、通信广播等电子信号。

  什么,你问为什么是低北纬?

  想看越南足球联赛不行吗?

  没办法。

  虽然兔子们都是稳逼呢.....桸

  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下。

  这两架F-500中轴无人机越飞越高。

  在达到一百米的高度后。

  其中载着真·面阵式推扫式扫描仪的无人机开始调转方向,逐渐往外部移动,同时高度继续拔高。

  片刻过后。

  重门附近便隐隐传来了一阵大呼小叫声。

  很明显,吃瓜党们又兴奋了。桸

  而装载着重力梯度仪的无人机则停留在了一百米处,并且开始沿着宝城绕行。

  当然了。

  整个测绘过程所需要的数据和具体流程,徐云等人事先已经进行了严密的计算。

  无人机的高度、飞行速度、在哪个区域停留时间比较长或者比较短,这些都有严格且清晰的方案。

  比如说无人机的准确高度是114.514米,绕圈时的速度只有15千米每小时等等.....

  两分钟后。

  无人机搭载着重力梯度仪,停留到了事先标注的第一个区域,开始进行起了测绘。桸

  趁着测绘的间隙。

  徐云也给姜成谷以及刚结束地面数据手机的张子昂做起了介绍:

  “姜处长,张院士,两位应该都知道,其实在很早以前,国家方面就对永陵进行过了多次微重力遥感测绘。”

  “虽然相关测绘精度很低,没有收集到墓室内的任何信息,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

  “一就是永陵地宫内积水,积水高度约莫在6.5米左右,已经接近了墓室顶部。”

  “二则是....永陵的地宫虽然在建制上是十三陵中第二大的,但布局却和定陵相差无二。”

  姜成谷与张子昂同时点了点头。桸

  徐云所说的第一点算是老生常谈,不需过多赘述。

  至于第二点嘛......

  这算是在进入项目组后了解到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