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真给跪了_走进不科学小说最新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五十九章 真给跪了

第(2/3)页

定程度的动能。

        等到接近U2的时候,推进剂燃烧加速,导弹正中红心!(注:这是我找了二炮装备研究院一个朋友想出来的方案,不是我本人想出来的哈,我没那脑子......)

        当然了。

        这只是徐云以一个外行人角度想出的画面,他并不了解这在导弹设计中是否存在难度。

        万一这灵感在导弹研制领域和五彩斑斓的黑是一个概念......

        那么徐云保不齐就要准备喝驴毛汤了。

        不过目前看来.....

        似乎情况没他想象的那么糟糕?

        至少钱五师的目光没往角落的那把扫帚上瞟......

        过了大概有好一会儿。

        钱五师方才眨了眨眼,将目光收回了现实。

        只见他先是以一种全新的目光审视了徐云一番,又走到徐云身边,伸手在徐云的天灵盖周围按了几下。

        发现掀不开后,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

        徐云:

        「?????」

        又过了几秒钟。

        钱五师方才徐徐开口道:

        「韩立同志,不瞒你说,我真想看看你这脑子是怎么长出来的。」

        「利用激波和发射角进行气动优化,这可真是太......」

        钱五师隐隐做了个「骚」字的口型。

        不过到了最后,他还是换成了几个更加平和的字眼:

        「太天马行空了......」

        见此情形。

        徐云不由心中一喜,试探着对钱五师问道:

        「钱主任,所以....我的这个想法其实是可行的?」

        钱五师闻言收敛了脸上的感慨,沉吟片刻,认真说道:

        「韩立同志,你的想法很奇特,但具体是否可行.....只能说有一定的概率。」

        「毕竟激波的常见条件是超音速,而三万米的导弹以一定倾角落下后想要达到超音速其实很困难——毕竟U2的位置并不是在地面,而是在万米甚至接近两万米的高度。」

        「当然了,高亚音速也能产生区部激波,但这种结构曲线我们却没有任何数据可以参考。」

        「所以我只能说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否可以在短期内落到实处......」

        「还需要进行更详细的马赫数以及启动结构推导计算。」

        提及正事,钱五师的表情就很认真了。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

        徐云的想法很有新意,但落实在技术上的时候就很困难了。

        因为这涉及到了马赫数的概念。

        啥叫马赫数呢?

        这就首先要提到一个概念:

        那就是飞行器在超音速飞行时,它们的速度往往是没有改变的,真正改变的是空气的声速。

        这是因为低空飞行和高空飞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二者的大气温度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

        同一个速度在高空可能是超音速,但在低空往往是亚音速。

        所以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类型的流动,真正表达的术语是马赫数。

        或者再准确点说......

        马赫数不仅仅是用来区分不同类型的流动,马赫数最本质的作用是体现流体的被压缩的状态。

        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这么理解:

        把空气想象成一根「弹黄」,「弹黄」的刚度与马赫数成反比。

        所以当马赫数较小的时候。

        「弹黄」的刚度较大。

        所以速度所造成的波动就会轻易传递到「弹黄」所有位置,「弹黄」就不会被压缩。

        因此。

        马赫数小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认为空气是不可压流体。

        当马赫数较大的时候呢。

        「弹黄」的刚度较小。

        速度所造成的波动容易造成「弹黄」的局部压缩,此时认为空气是可压流体。

        这个概念非常简单,也非常好理解。

        一般来说。

        马赫数小于0.3的低速流体,可以视为不可压流体。

        而马赫数大于0.3的流体,则为的可压流体。

        并且马赫数超过1的时候,便会产生激波。

        当马赫数已经超过跨声速区域后。

        激波不会出现在飞机表面,而是出现在飞行器的前方——此时的激波也叫脱体激波。

        所以想要保证诛仙剑导弹在只靠重力势能提供动力的情况下完成【㇏】式飞行,必须要精准确定激波出现的位置。

        也就是.....

        类乘波体结构的设计。

        等等!

        类乘波体?

        想到这里。

        钱五师忽然意识到了另一件事:

        如果说这个导弹真的被设计了出来,那么自己之前和徐云所说的吃斧头的事情岂不是就......

        过了几秒钟。

        钱五师用力一咬牙。

        罢了。

        如果真能搞出这种导弹,啃两口斧头又算什么?

        真男人就该啃斧头!

        ..........

        总而言之。

        到了这一步。

        大方向上的讨论也算是暂时告了一段落,剩下的便是.....

        结构上的设计与计算。

        于是钱五师再次按照之前的方式,将现场众人分成了三个小组。

        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

        这次钱五师不再和徐云出门摸鱼,而是组成了第四个小组进行计算。

        小组的另一个成员是个同样圆脸的中年男子,看起来三十出头,是计算组的一位成员:

        此前提及过。

        基地派来的计算组一共有十个人,之前的小组却有三个,所以早先的分配方案是334,有一个其实是多余的。

        眼下钱五师亲自成立了第四小组,那么多余出来的人自然被拉来打起了下手。

        按照职能的划分。

        四个小组分别负责四个构型推导:

        超声速轴对称

        、

        吸气式推进动力、

        二维进气道构型、

        以及.....

        考虑黏性情况下定平面形状的密切锥设计。

        其中钱五师和徐云负责是第一个超声速轴对称,这也是整个过程中最困难的一个方向。

        不过徐云倒还是开心的。

        毕竟一来能和钱老搭档,他在情感上就先天不感觉抵触,反而很兴奋。

        不夸张的说。

        这是一种无上的荣耀,比什么上电视被采访、得某某某奖荣耀多了。

        二来则是......

        超声速轴对称算是四个步骤中,最接近流体力学的一个领域,涉及到很多流体力学的知识。

        这个方面徐云不说多精通吧。

        至少不用像之前那样昆西附体,全程OvO。

        接着很快。

        四个小组便每组选择了一间教室,开始了各自的计算推导。

        其中钱五师和徐云这组留在了原本的这间教室,毕竟照顾残疾人嘛。

        「韩立同志。」

        待众人离去后。

        钱五师看了眼身边数算组的那位成员,沉吟片刻,对徐云说道说道:

        「韩立同志,不知道你对超声速轴对称有了解吗?」

        徐云点了点头,开口道:

        「唔......大致懂一点,比如说这是您提出的乘波体的三种生成方式之一。」

        「其余的两种分别是或超声速二元流场,以及流经任意三维构型的超声速流场。」

        「轴对称最小波阻构型可以通过经典最小阻力理论获得,算是最容易生成乘波体的方式。」

        钱五师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他在演算纸上画了个比较简单的图示,说道:

        「既然韩立同志你对超声速轴对称并不陌生,那么我们就直接进入正题吧。」

        「我们这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