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驴兄:开后宫咯!(万字更新奉上,求月票!!!)_走进不科学小说最新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章 驴兄:开后宫咯!(万字更新奉上,求月票!!!)

第(2/3)页

旗插到了白色房子的官网首页。

  而按照这个时间来算.....

  如今43岁的卢潇,那时候应该在科大读大四或者研一研二。

  考虑到科大计算机系的实力,卢潇和小榕等人相熟,并且在过程中充当主力的情况倒也正常。

  接着在04年左右,自认为优势在我的卢潇出国读博。

  没想到一下子落入了花花世界的坑里,直到十年前才幡然悔悟——而那时候的他,已经很难自由归国了。

  实话实说。

  这种事情其实挺常见的。

  徐云认识不少年轻时期很爱国的人在出国后变了味,也遇到过许多愤青出国后蜕变成了*****,毕竟每个人的遭遇、心境都各有不同。

  接着再往后,便是近期的这轮交易。

  通过科院的前后谈判,才使得卢潇安然回家。

  而根据小榕和卢潇见面的情况看来。

  也许在卢潇出国的时候,小榕对于卢潇的选择颇有微辞,甚至可能说过断交之类的话。

  否则卢潇的表情不可能那么尴尬。

  但如今一转眼小20年过去,这种矛盾在岁月面前就不算什么了。

  一句好久不见,足以消弭当初的一切不满。

  随后众人相继走入公司总部,来到了会议室内。

  “卢博士。”

  进入会议室后。

  徐云从助理唐栗的手中接过一份由法务部拟定好的合约,把它递到了卢潇面前:

  “这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合约,您可以先看看,有任何意见都可以提出来。”

  “您身后的这几位就是我们公司法务部的老师,如果您有想要咨询的外界律师,也随时可以去休息室内进行联系。”

  卢潇微微颔首,接过合约看了起来。

  合约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徐云此前在车上提过的那些条件——包括了资金、研发团队以及相关设备的采购等等。

  而作为履约方之一。

  卢潇则要在条件达标的情况下,为华盾生科工作最少四年。

  对于Mr...或者说整个虚拟现实产业来说。

  四年这个数字,基本上可以算是常规的迭代周期了。

  也就是在这四年里,华盾生科在经费方面

  累积要投入8500万华夏币,甚至更多。

  在虚拟现实研发领域,这其实不是一个小数字了——因为这是经费,而不包括了推广成本。

  以Meta为例。

  这家在元宇宙下注最大的公司,  Q3...也就是第三季度虚拟现实业务营收为2.85亿美元,亏损却高达36.7亿美元。

  并且截止到目前,它依然还在非常夸张的烧钱。

  但实际上呢。

  这部分亏损的大头,主要在Quest2等硬件头显低于成本的售价方面。

  过去一年。

  Quest2大约卖了800万台,而每卖出一台头显,Meta就要亏损1275美刀。

  所以在没有商业成果诞生之前,年均2000万的研发经费其实已经很够用了——再强调一下,这是单纯的研发经费,员工工资另算。

  如果等有商业化的技术成果诞生,那么需要的经费就需要另行考虑了,总之打底一年都不会低于几个亿。

  “......”

  卢潇逐字逐句的看了好一会儿,方才说道:

  “徐博士,大致条款上没有问题,不过有两个地方我想稍作修改。”

  徐云点点头,客气的道:

  “卢博士但说无妨。”

  “首先是部门研发人才的招聘。”

  卢潇将合约放在桌上,食指指了指其中一栏:

  “科大校招这块我没有意见,不过我希望能拿四个名额给我自主分配。”

  “我在国内认识几位很有能力的年轻才俊,有些还处于待业状态——比如我知道北理工有一个小姑娘,在逻辑库编程这方面很有天分,上个月才刚刚回国,现在还没入职企业。”

  “另外还有南大的一个小伙子,之前在Oculus工作....你看,这是我和他的合照,头发都快掉光了,能力可见一斑。”

  “总之这几个人我都在海对面接触过,能力和人品都是非常可靠的。”

  徐云闻言与田良伟对视一眼,齐齐点了点头:

  “没问题。”

  目前国内的VR产业核心在赣南,作为长三角科技集群的成员之一,科大在VR和MR方面的人才其实不太多。

  如今最有名的就是刘利刚教授带领的VR研究团队,但在国内也算不上特别拔尖。

  眼下国内在虚拟现实以及混合现实这块排名第一的无疑是北航,一个国家虚拟现实实验室就足以秒杀一切同行。

  另外浙大和北理紧随其后。

  科大的实力,大概在5-8名之间浮动。

  至于国际上的话.....

  科大的排名就更靠后了。

  比如卢潇所说的Oculus实验室,隶属于苏黎世联邦理工,直接跟ETH合作,全球都可以排进前几。

  如果卢潇能拉到那些学校的助手,显然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徐云的回复在卢潇的意料之中,因此他只是顿了顿,便又说道:

  “至于工资这块....徐博士,我想将月薪降低到五万,成果分红增加5%,不知道公司方面能否同意?”

  “月薪五万?”

  听到卢潇的这个想法,徐云顿时一愣。

  按照之前的合同约定。

  华盾生科给他开出的月薪是税前12万华夏币,专利成果分红50%。

  并且还会根据成果的营收情况享有期权池的分红,最高为4%。

  除此以外。

  华盾生科还将在一个月内支付一笔100万的安家费到卢潇的账户上,并且提供一套面积不低于150平米的商品房。

  而如今卢潇竟然愿意以增加5%分红为代价,降薪到五万?

  要知道。

  卢潇在微软的职级可是Senior  SDE...也就是63级。

  虽然这个职级看起来不算高,逼乎上你甚至经常可以看到ip在国内的微软80级高人。

  但别忘了。

  卢潇不仅是个黄种人,更重要是的他并未移民入籍。

  一旦卢潇移民。

  他的职级最少都能达到66级,年薪可以轻松达到40万美元以上。

  所以华盾生科给出的12万月薪,其实还有些配不上卢潇的能力。

  可眼下卢潇不但不要求涨薪,甚至还提出了降薪?

  虽然他以此换来了5%专利分红,但MR技术在四年内想要取得可以盈利的成果,实际上的概率非常非常渺茫——卢潇可不知道徐云有光环这个外挂。

  在卢潇...或者除徐云外所有人的认知中。

  一家企业的MR技术想要从无到有达到商用层级,最少都要五到八年。

  虽然期间可能有些小成果小专利诞生,但这种微小专利的授权费用本就不高。

  提升5%带来的收益,远远比不上卢潇降低的薪水。

  随便算算就知道了。

  从12万降薪到五万,一年整整少了84万的税前收入......

  想要用5%的分红弥补这84万,代表专利的授权费用最少要达到1700万以上。

  这显然不是“小专利”能拥有的数字。

  蓦然。

  徐云的脑海中忽然划过了一道明悟。

  莫非......

  卢潇是在用这个做法,来表示他的诚意?

  也就是用降薪来告诉大家一件事:

  他入职后绝不会摸鱼,有信心取得比降薪幅度更高的专利成果,即便分红增幅只是5%。

  想到这里。

  徐云的心中骤然冒出了一句话: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华盾生科给出的合同条款很有诚意,而卢潇则以降薪为代价,做出了属于他的表示。

  这种事在商场中不算罕见,但也绝不常见。

  用一个更现实一点的词来描述就是......

  这是一种有温度的做法。

  现场的商业精英有不少,徐云能意识到的问题,其他人自然也想得到。

  所以很快。

  包括顾群青、郑祖等人在内。

  众人的脸部线条不由柔和了许多。

  接着众人又如同酒桌上劝酒一般你来我往的客套了一番,最后在保持分红增加5%的基础上,将降薪后的工资档位定在了八万这个数字上。

  理由则是如果工资太低,传出去公司会被同行耻笑不识英才。

  卢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