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文字游戏(这章有一半科普NIF可控核聚变,大家酌情订阅)_走进不科学小说最新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三章 文字游戏(这章有一半科普NIF可控核聚变,大家酌情订阅)

第(2/3)页

关的一些报道。

  只是没有侯星远了解的那么深入而已。

  实际上。

  从2010年开始。

  NIF几乎每隔几年都会传出一些消息,搞文字游戏也远远不是第一次。

  注意。

  说的是文字游戏,而非指NIF弄虚作假。

  比如其实早在2013年的时候,NIF就传出过一次Q大于1,当时使用的是“被燃料球吸收的光能”。

  这事儿《science》当初就特意搞过一次辟谣,网址science.org/content/article/fusion-breakthrough-nif-uh-not-really,前面加个3W可以直接看、

  今年这次与2013年确实有些不同,但还是玩了个文字游戏。

  这个文字点在哪儿呢?

  先看看它的内容:

  【NIF的激光聚变设备在当地时间2022年12月5日用2.1兆焦耳的激光能量引发了释放2.5兆焦耳能量的聚变反应,Q指达到了1.2】

  然后就有一堆人在撕了。

  支持者说这是人类的第一步,是划时代的突破。

  反对者说Q1.2没有用,要达到20才能商用,离商用还有五十年呢云云......

  但遗憾的是,以上的正反方其实都错了。

  因为NIF在能量增益的定义上玩了个文字游戏。

  实际上。

  这个1.2倍指的是聚变产生的中子的能量除以输入的激光的能量之比,而并非输出电能到输入电能之比。

  这不是在故意咬文嚼字或强词夺理哈,而是因为这里面其实有一个聚变行业一直以来的夸大成果的潜规则在里面:

  这样定义能量增益可以显得能量增益更大,而且是大很多——包括国内也是在这样做的。

  中子到电能的转换效率可以很高,是输入端从电能到激光的转换效率可是实打实的很低。

  而且根据其物理原理,这个能量转化效率永远都会很低。

  正常来说。

  10%效率的激光器都可以算是天顶星科技了.....

  这个再举个数值的例子:

  这两个定义之间的差别,会让能量增益差125倍之多。

  如果从电能开始算起,而不是从激光能量开始算起,那么NIF实现的能量增益也就0.008而已。

  不可否认。

  进步肯定是有,但是哀嚎人家开挂,或者diss国内只会意淫就大可不必了——去年咱们还搞出了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呢。

  更何况惯性约束更多是面向武器和核试验的,根本就不大可能用于核聚变发电。

  也就是几乎不存在所谓的什么Q大于20能商用的说法——直接面向核聚变发电的那是托卡马克和仿星器。

  如果有一天能够在磁约束装置上实现长时间能量输出大于输入,并且还能把能量收集起来,那才是大新闻。

  比起NIF,咱们更该关注的其实是霓虹的JT-60SA。

  好了。

  视线回归现实。

  看着一脸坦然的徐云,侯星远忍不住也笑了。

  随后他想了想,还是解释道:

  “小徐,你说的很正确,不过你知道我为什么说你的思想还是太局限了吗?”

  徐云摇了摇头。

  侯星远见状又转头看向了潘院士,潘院士意会的眨了眨眼,对徐云提点道:

  “小徐,这件事你不能单纯的从科研角度上来看,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想想。”

  “比如你记不记得13年NIF发那篇文章的前后,海对面发生了什么事儿?——你是搞生物的,那件事应该会有印象吧?”

  “13年?”

  徐云再次一怔,不过这次他很快便反应了过来:

  “您是说经费的问题.......”

  潘院士笑着点了点头。

  徐云又仔细想了几秒钟,这才明白了潘院士的意思。

  原来如此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