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真相(6.6K)_走进不科学小说最新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 真相(6.6K)

第(2/3)页

事儿。

  结果奇葩的孙傅以及宰相何栗两位文官,加上宋徽宗一排众议,坚持选择了郭京。

  另外六甲神兵打的确实是金军主力,但问题是当时城门口的四只军队都tm是主力军.....

  用脑瓜子想想都知道,用谁会在这种关头往门外堵偏师啊?

  同时除了《宋史》外,金史也记载过这一战的:

  【宋将郭京出兵数万,  趋娄室营,活女从旁奋击,  敌乱,遂破之,王使活女率精兵横截之,  敌众乱,王乃督诸军进战,手中流矢,整辔挺枪驰击自若,敌大败,奔城而逃。】

  也就是说。

  当时这群六甲神兵出城后直奔金军杀来,气势大概率还是比较凶的。

  所以娄室稍微退却,放弃了大营门口,

  让他们冲入包围圈,又令活女侧击围攻。

  这种很简单的诱饵包围战术,在那些洗地党口中居然成了攻下金军大营一座。

  娄室手臂中了一箭,就成了重伤金军第一名将娄室......

  这能说啥呢?

  一些历史上的跳梁小丑,民族之耻非要死命洗白,而有些民族英雄却抓着莫须有或者可以忽略的黑点不放。

  所以说认真的,有些时候你真不得不怀疑那些人的成分问题。

  好了。

  言归正传。

  郭京虽然是个彻头彻尾的江湖骗子,但却是糊弄宋徽宗的绝佳人选:

  徐知常很佛系,基本上不会干涉朝政,所以活到了94岁才死。

  林灵素嘛...

  则是因为不在汴京,眼下还在四处游荡。

  况且这位还是道家正儿八经的祖师爷之一,拿他来做个丑角,很容易被不可抗力举报404。

  因此仔细思量之后。

  徐云最终选定了郭京作为自己的目标。(悬赏终结,可惜没人猜对,不过有人猜到林灵素还是很欣慰的)

  视线再回归现实。

  随后徐云顿了顿,话锋一转,对老苏问道:

  “老爷,你在打听消息的时候,可曾听说过这位上师的本事?”

  老苏此时心中的怒火已然消失了大半,更多的则是疑惑与好奇,闻言便思索道:

  “老夫曾与友人去信询问,却被告知这位郭上师有着通天彻地的本领,远非寻常装神弄鬼之徒所能及也”

  “例如油锅取物,天神拘鬼、火焚鬼尸等等.....”

  “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这么快便被官家拜为上师。”

  怎么说呢。

  真不愧是个对鬼神敬畏程度在历史上足以排进前三的朝代。

  哪怕是老苏这样一位时代巨匠,在提及神异之事时,都带着强烈的个人情绪。

  徐云见说朝四下里张望了一会儿,又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张黄纸,递给老苏:

  “老爷,你看看这张黄纸,是否有何特殊之处?”

  老苏接过黄纸摸了摸,摇头道:

  “似乎只是寻常符纸?”

  徐云朝她神秘的笑了笑,取回黄纸,指着一角道:

  “老爷,借书房灯火一用。”

  老苏点点头:

  “尽管取用便是。”

  得到老苏的批准后。

  徐云走到书桌附近的一盏煤油灯边,身子侧站,让老苏的视线能完全看到自己的动作。

  接着他将黄纸放到了火焰上方,轻轻抖了几下。

  片刻不到。

  黄纸开始受热燃烧。

  刚开始,老苏的表情还有些疑惑,不懂徐云此举究竟意义何在。

  但看着看着。

  他的神色逐渐变得有些惊骇起来:

  只见纸上的暗火慢慢燃进,却并没有蔓延到整张纸面,而是逐渐的烧出了一个奇特的形状!

  似是......

  妖影!

  又过了一会儿。

  徐云将烧好的黄纸放到了老苏面前,恭敬道:

  “老爷,请看。”

  其实不需要徐云提醒,老苏的注意力便被黄纸全然的吸引了:

  只见此时他面前的黄纸上,那道被烧出的痕迹,赫然是一只一尺长的百足蜈蚣!

  老苏小心的捏起黄纸一角,确定了这只是个空洞的形状后,方才微微松了口气。

  随后他又看向徐云,迫不及待的道: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徐云朝他来了个小熊摊手,笑道:

  “这便是您说的天神拘鬼,实际上只是个小把戏罢了。”

  说着,他将黄纸撕开了一个小口,指着其中一些类似棉絮的东西道:

  “这张黄纸周围乃是由石棉网组成,可以抵御暗火,蜈蚣状的区域则是寻常黄纸。”

  “同时小人还提前将硝酸钾溶液用净毛笔蘸上,涂抹在了蜈蚣区域里。”

  “硝酸钾无色或者偏黄,无论哪种情况在黄纸上都留不下痕迹。”

  “时机合适之时,只需假意抓鬼,上演人鬼斗法,再找个机会说鬼要逃走。”

  “届时踩出罡步,摆阵作法,挥动桃木剑,摆出一副与妖鬼进行激烈斗法的模样。”

  “斗法结束后取出黄纸,说已然将妖鬼封印到了黄纸上,再将其点燃,则可见到各种各样的‘妖形’了。”

  徐云所说的操作,其实是一种明朝时期非常常见的‘除妖’手段。

  因为按照技术发展,整个过程需要的核心材料...也就是硝酸钾溶液,要到那时候才会相对性的开始普及。

  当然了。

  那时候的道士们不叫它硝酸钾溶液,而是叫黄硝水。

  眼下宋朝还没发展到这地步,但徐云却在制备盐桥和镍钢的时候提前将硝酸钾生产了出来,

  有这么个超维溶液协助,装神弄鬼起来简直不要太轻松,而且保证不会被发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