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惊诧的审稿人_走进不科学小说最新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 惊诧的审稿人

第(2/3)页

同意论文过审的!

  老友对此欣然同意,字里行间中似乎还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仿佛在......

  炫耀?

  而就在他们达成约定后没几天,一封邮件如约来到了莫顿的邮箱里。

  “常见信息素结合蛋白.....”

  莫顿轻轻诵读了一遍论文标题,大致对论文的内容有了一定判断:

  “第四代吡虫啉的合成思路?这倒有点意思.....”

  莫顿曾经在14年的时候做过一个课题,内容是对小白蛾信息素的合成研究,成果还刊登到了Medicine上。

  后来他凭此专利得到了鹰酱农业协会的终身理事称号,以及一笔五年三百万美刀的授权费。

  加之他有不少学生与熟人都供职于顶尖的生物医药公司,因此莫顿对于吡虫啉的了解程度其实相当深入。

  “蟑螂属于蜚蠊目、小蠊科,是世界性城市害虫.....”

  “......大多数蟑螂在寻找配偶的过程中,成熟的雌性成虫会释放两类性信息素:挥发性性息素小蠊醌(3,6-二氧环己-1,4-二烯-1-基)甲酯),以及两种接触性性信息素3,11-二甲基正二十七烷-2-酮和3,11-二甲基正二十九烷-2-酮”.....”

  “本文基于美洲大蠊测得的触角等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利用......获得109个OBP的组织表达谱,从中筛选出两个雄虫触角高表达候选PBP基因,Bger  OBP26和Bger  OBP40......”

  “随后利用体外蛋白表达和纯化,获得两个OBP的高纯度重组蛋白......”

  “”.....通过小分子荧光竞争性结合实验,研究了两个OBP与三种性信息素以及类似物的结合能力.....”

  看完徐云的论文摘要,莫顿的心中隐隐对自己一开始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这份论文的内容,看上去似乎不止是第四代吡虫啉那么简单啊......

  毕竟如果只是与信息素进行合成,完全没必要讨论3,11-二甲基正二十七烷-2-酮的相关问题吧?

  带着这种心理,他继续看起了正文。

  随后刚扫了没几眼,莫顿的眼睛便亮了起来:

  “Cyclization(环化)?还是用的过渡金属?好思路!”

  接着他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