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U2......陨落!!!!(下)_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章 U2......陨落!!!!(下)

第(2/3)页

大体上和以往的相差无几。”

        “所以我根据歼5战斗机传回的数据简单做了个汇总,再根据我们四枚诛仙剑导弹乘波体的运动轨迹做了个计算。”

        “最后建立了一个模型,找出了一个理论上能够同时看到三架战斗机坠落的点位。”

        “凋虫小技,不足道尔,有手就行。”

        徐云:

        “.......”

        过了片刻。

        他忽然幽幽叹了口气:

        “玛德,有挂.......”

        众所周知。

        在导弹学中。

        在已知目标飞行数据以及导弹参数的情况下,计算出物体坠落的位置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

        也就是已知导弹速度、目标与导弹的初始位置、目标的速度与被击落时间。

        将这些参数与导弹的速度和发射时的位置联立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出导弹的运动曲线长度。

        接着再导入导弹在垂直地面与水平地面方向上的速度(v1,  v2)和加速度(a1,  a2),就可以算出目标被击落时的位置。

        最后把目标飞行的航速再和撞角联立,就可以推导出目标坠落的地点——这个碰撞量级不需要考虑空气阻力。

        这个计算过程别说超算了。

        在后世的2023年,有些大老还真能靠着笔算和心算得出结果。

        但以上这句话的前提是......

        导弹是普通导弹。

        像乘波体这玩意儿......

        这样说吧。

        咱们不聊导弹,那玩意儿容易被举报,聊聊飞行器。

        普通神舟系列飞行器在返回地球时的着陆面积,一般是1200平方公里左右。

        也就是返回器大概会落在这个范围内的任意一点。

        而利用了乘波体技术的嫦娥五号飞行器呢?

        它返回地球时预计的陆区面积是......

        2万平方公里。

        没错。

        两万公里。

        足足有神舟系列的16倍之多。

        要知道。

        这可是后世集合了兔子们顶尖超算模拟出的精度......

        蓦然。

        徐云脑海中毫无征兆的浮现出了后世某军迷论坛上曾经很有名的一句话:

        世界上没有人能够计算出钱五师弹道,除非他叫.....

        于敏。

        说实话。

        后世这句话的争议其实还是挺大的。

        但徐云没想到在这个副本里,自己居然亲眼见证了这个答桉。

        在现场,是真的,我就是那个轮椅.JPG。

        ........

        数分钟后。

        准备就绪的老郭、钱五师和徐云等人先后上了三辆吉普车,都都都的开始向于敏计算出的落点驶去。

        当然了。

        这次的现场观光团人数不算很多,基本上都是没有指挥任务或者技术支援的相关负责人。

        像孙俊人这种无线电专家以及李觉这样的基地负责人,此时就自然要留在基地内了。

        除此以外。

        陪同老郭他们一同出发的还有两个警卫班,主要负责安保工作。

        虽然出事的概率很低,但这种风险兔子们是绝对不会容许存在的——毕竟谁知道野外有没有啥野猪野狼的呢?

        五十多分钟后。

        刺啦——

        吉普车稳稳的停在了一处山坳旁。

        这是一处大概有五十多米高的小山坡背阴面,四周没有一棵树,只有几根矮小的杂草。

        大地是硬邦邦的干土,似乎已经被太阳晒干了。

        停好车后。

        警卫班迅速下车做起了警戒。

        有的战士蓦然无声的找到了一处石块,跟穿了隐身衣似的一下就消失在了石块背后。

        有的战士迅速占据了某个高点,保证了最开阔的视野。

        还有的战士则搬下了一台电报机,开始与基地方面进行了联络。

        “诸位,我们是上午十点十二分离开的基地,现在是十一点零五分。”

        老郭翻过手腕,看了眼手表的示数,说道:

        “按照U2的飞行时速....也就是700公里每小时计算,应该还有半个多小时就经过基地上空了。”

        听闻此言。

        众人亦是沉沉的点了点头。

        再过半个小时左右,这一次的考试就要出成绩了。

        而且不同于百分制。

        这次考试的结果只有两种:

        击落三架U2,满分。

        跑掉任意一架或者更多,直接不及格。

        此时此刻。

        徐云的心情亦是躁动不已。

        说来也巧。

        上辈子他写的时候,曾经同样写过一个三架U2飞向大陆的情节。

        当时有个读者曾经说了一句话:

        【扯澹呢,怎么可能会有三架侦察机同时飞到一个地方?自古以来,谁做过这种事情?】

        首先。

        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出现于1903年,飞机的历史和海对面某个国家一样短,谈何自古以来?

        其次。

        且不说二战时期的伦敦被同时派遣侦察机侦察过多少次了,举些近代点的例子吧。

        2020年05月14日。

        大毛家的加里宁格勒就被两架E-3A  Sentry  AWACS和一架Beechcraft  RC-12X  Guardrail同时侦察了四个小时,彼此的距离只相差200米。

        还有U2侦察机本身。

        在原本历史中。

        如今这个时期两年后的7月12号,就有三架U2同时出发,对丰满电厂进行了一次侦察。

        当时对岸以为丰满电厂实际上是搞浓缩铀的秘密基地,于是立马派了三架U2同时出动。

        那时候的兔子们虽然有了击落U2的能力,但实际成功率并没有那么高,U2一年依旧会执行十余次任务。

        这件事情被记在了军博还有江城市的县志里,原文描述是:

        【三架U2侦察机分别间隔三分钟、四分钟从电厂上空飞过】。

        所以上头那个问题全文都是错的。(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写到军事的地方就有一堆人跑出来杠,一些参数和理论上的错误指正我是欢迎的,前面也改了很多错误的地方,但这种想当然的话就别说了吧)

        视线再回归现实。

        在抵达这处山坡后。

        众人便耐心的等待了起来。

        与此同时。

        电台方面也不断在汇报着U2的相关信息:

        “U2已进入气象多普勒雷达监测范围,航速分别为724公里/时,727公里/时,722公里/时!”

        “三架U2相隔距离大约两公里,一架领头在前,其余两架位于侧翼,三者以△形态进行飞行!”

        “目前三架U2距离攻击点372公里,预计三十分钟左右抵达!”

        此时此刻。

        无论是小山坡还是221基地。

        两点之间,只有保铮清晰的声音在持续响起:

        “322公里!”

        “279公里!”

        “241公里!”

        “188公里!”

        “126公里!”

        “70公里!

        !”

        当计数来到百公里内的时候。

        砰砰砰——

        徐云忽然听到了自己剧烈的心跳声。

        不过他却浑不在意一般,就这样死死的盯着东南方向。

        “50公里!”

        “33公里!”

        蓦然。

        边上拿着望远镜看着远方的王老忽然深吸口气,沉沉的开口道:

        “来了!”

        唰——

        顷刻之间。

        所有人都举起了手中的望远镜。

        果不其然。

        只见此时此刻。

        众人东南方向的某个位置上,赫然出现了三架黑色飞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