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提前问世的非线性中子运输方程_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六章 提前问世的非线性中子运输方程

第(2/3)页

子密度很高,以至于接近原子核密度或二者相当的时候.....

        这个假设自然就失效了。

        而一般情况下。

        原子核密度的量级通常是......

        10.1414g/cm3!

        这个数字和纸带上的中子密度虽然并不完全一致,但二者已经不存在量级上的区别了:

        好比A和B两个人,A有100万资产,B有80万资产。

        你可以说A比B有钱,但二者的差距并不大,说不定没几个月B就赶上A了。

        换而言之.....

        在这种情境下。

        中子输运方程便没法再看做是线性方程了。

        随后陆光达又先后看了其他几组数据。

        最终发现中子密度在一些特殊情况中密度确实会暴增,接近甚至达到原子核密度的量级。

        这些数据包括了中美毛熊三个国家的大量机构,不可能会出现偶发性的错误。

        也就是说.......

        诺里斯·布拉德伯里设计的理论的确是错误的。

        见此情形。

        陆光达的心绪忽然变得有些恍忽了起来。

        他不是在感伤项目组在错误的路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是在惊讶.....

        海对面设计的方案,居然也会出错?

        不过很快。

        陆光达的脑海中便冒出了另一个问题:

        海对面的权威也是人,一切技术没有落地,为什么不能出错呢?

        别的不说。

        如果他们真的无敌到一切都是正确的,还会在半岛上被咱们打的那么惨?

        还有基地内的王淦昌、赵忠尧,以及还在海对面的老杨以及陆光达本人,过去不也是纠正过海对面大量的错误理论吗?——只是高度没有核武器这么惊人罢了。

        想到这里。

        陆光达不由深吸一口气,目光也不再缥缈,而是逐渐被一抹坚定之色所取代。

        随后他沉吟片刻,抬头看向了华云,开口说道:

        “老华,这次辛苦你了,很明显,你的验证是正确的。”

        “在这里我要对你还有瑞平同志道个歉,之前因为我们没有发现模型中的问题,让二组和三组的同志无端受到了一些指责和压力。”

        “作为项目组的负责人,这是我的失职,下次的总结会议上我会对这事进行主动检讨。”

        说罢。

        陆光达又转向了一旁的徐云,脸上的表情也跟着柔和了许多:

        “韩立同志,我也要向你表示感谢——不但感谢你找出了结症所在,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海对面虽然实现了原子弹技术,但还是远远没有把它完全吃透,还存在很多即便是诺里斯·布拉德伯里这种权威都无法发现的错漏。”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代表着咱们虽然暂时落后,但却还没有被拉开到难以望其项背的程度!”

        “或许有一天....咱们还能超过他们也说不定。”

        陆光达说话的时候右手还在空气里挥舞了几下,显得极其有力。

        听闻此言。

        徐云却连忙摆了摆手,飞快的摇起了头:

        “陆主任,您言重了,我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工作而已,功劳真不敢当。”

        “要是大家都像您这么客气,动不动把小事儿上升到国家高度,那么今后我这顾问可就不敢轻易发声了......”

        徐云的这番话少部分是客套,更多部分则是他的真实想法。

        毕竟......

        非线性中子输运方程这个概念,本就是596项目组做出的成果。

        根据后世解密的信息。

        在整个核武器的研制过程中。

        兔子们一共发现了11处海对面以及毛熊的错误,其中最重要、足以动摇核工程基石的错误一共有两处。

        第一处就是周光召先生发现的、有关次级中子能量分布和角度分布的错误。

        早先提及过。

        当时在原子弹研究初期,毛熊专家曾提供过一些和原子弹有关的技术数据。

        但是后来研究人员利用“九次计算”....也就是一种解方程的模拟方法时却发现,次级中子能量分布和角度分布这个指标和毛熊提供的不符。

        最终周光召先生从能量利用率入手,利用“最大功原理”证明了“九次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和毛熊数据的不可能。

        后来根据毛熊方面解密的文档可以看出。

        这个错误还真不是人家故意给的,而是海对面核武器第一人萨哈罗夫犯下的一个重大失误。

        而除了周光召老爷子之外。

        第二个兔子们纠正的重大错误,便是非线性中子输运方程了。

        这个错误被纠正的时间相对要晚一点,发现者是至今健在的杜祥琬院士。

        杜祥琬院士目前一共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省级一、二等奖十多项,也是个典型挂壁.....

        当时,兔子们已经开始研究起了氢弹的核聚变。

        结果杜祥琬院士团队发现在实际工程中,某些聚变反应很剧烈的地方,可能会出现中子密度比核密度还要大的情况。

        这个情况后来被拓展到了核裂变...也就是原子弹领域,给核武器在中子运输领域带来了一次全面革新。

        没错。

        这是氢弹研发期间的事情——当时兔子们的第一颗原子弹已经爆炸了。

        那颗原子弹上兔子们采用的是另一种近似微扰法,并没有涉及到非线性中子运输方程。

        怎么说呢......

        从后世的眼光来看。

        比原先的线性中子输运方程要好一点,但好的确实有限。

        如果说线性中子运输方程是能开10公里的小电驴,那么原子弹运用的近似微扰法顶多能跑15公里罢了。

        至于非线性中子运输方程适配的条件嘛,则是.......

        十万公里!——这还是现如今没更高量级核武器的缘故。

        等到80年代。

        为了能够在IUPAP...也就是国际上物理学界的最高组织、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中拥有一席之地。

        兔子们忍痛将这项技术发表在了《计算物理》上,doi是10.19596/.1001-246x.1984.02.010。

        这项技术为兔子们换来了IUPAP副会长的席位,由周光召老爷子担任。

        顺带一提。

        这个席位可不是什么面子工程,而是兔子近代物理史上一次相当重要的节点。

        举个例子。

        后来国内各所大学第一批非巴统条约进口的仪器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