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女承父业_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二章 女承父业

第(2/3)页

国之栋梁。(347章介绍过他,这里就不赘述了)

        19年正式交付的山东舰的重力梯度仪,便是出自黄大年教授之手。可惜在2017年1月8日。

        黄大年教授因病救治无效逝世,次年被被评为2017年逝世的十位国家脊梁。

        当初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徐云曾经为黄大年教授的离世惋惜了很久,科大也曾经派人参加追思会进行过悼念。

        不过由于学校、专业之间都不存在太大关联的缘故,徐云也确实不清楚黄大年教授逝世后相关研究的变动。

        在他想来。

        虽然重力梯度仪是个非常重要的研究,但其本身的性质并不适合作为大学的课题组,上头看重的也是黄大年教授个人的能力。

        因此在黄教授逝世后,这个课题组多半应该就散了,组内众人各奔东西。

        结果没想到....

        黄大年教授的女儿黄雨婷居然女承父业,继续扛起了自己父亲的研究?要知道。

        这种研究可不是靠着情怀就能持续下去的。

        黄大年教授逝世后无论是经费、政策还是课题组成员自身内部,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或者说分歧。

        想到这里。

        徐云身边的潘院士似乎回忆起了什么,轻轻一拍额头:

        「黄雨婷…….哦,我想起来了,就是黄教授那个搞超高精密机械的闺女吧,她我有点印象。」

        「黄教授去世的时候她好像就已经博士毕业了,评过科院的百人A,现在应该三十五六了吧?」

        李华拿起茶杯给潘院士倒了杯水,说道:

        「嗯,三十六了,之前在三院工作,和老黄的方向一样。」

        「老黄去世后她就把工作关系调回了吉大,大前年评上了正高,现在是吉大新兴交叉学科学部的副部长。」

        「不过科研这行大家都知道,情怀是一回事,成果是另一回事——而且很多时候,后者才是现实。」

        「吉大给黄雨婷提供了两年资金,但课题组一直没出成果,所以从20年开始就逐渐降低了扶持,不少课题组成员也相继离开了项目组。」

        众人闻言默然。

        虽然无论是国家还是吉大都给了黄大年教授很高的生前评价,但遗憾的是,这种评价并没有办法完全反馈到现实上。

        就像历史上的少主继位,除非你是穿越者,否则不可能迅速平复各方的利益与诉求。

        科研也是一样。

        黄大年教授去世后,黄雨婷除非快速显露出自己的才能并且取得成果突破,否则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经费降低和人才流失的情况。

        随后李华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不过黄雨婷一直没有放弃这个课题,她的职称虽然是正高,但类别却不是教授,而是

        研究员——所以她可以有很多时间投入重力梯度仪的研究。」

        「我们基地收到的这份意向书,就是黄雨婷课题组最近的一次成果。」

        「当然了,据我所知,她不止把这份意向书发给了我们基地,还发给了酒泉、龙城那边,算是一次广撒网吧。」

        徐云又把意向书拿到面前看了几眼,稍作思索,对李华问道:「李工,不知道基地方面对这份意向书进行过论证吗?」

        李华点点头,爽利的答但:

        「当然有,我们对黄大年教授的事迹非常敬重,所以在收到意向书的第一时间——甚至要比常规的初筛更快一些,就对意向书进行了论证。」

        「但遗憾的是,这份意向书主要针对的是重力梯度仪的机构设计,其余的测绘模组、平衡模组都没有思路。」

        「客观来说这个情况很正常,毕竟如果是完整的设计方案,那就用不着叫协作意向函了。」

        「只是对于我们基地而言,这个项目需要打磨的环节还是太多了,因此只能暂时把它放到了预备区,准备在下次**会上讨论讨论。」

        徐云这才心下了然。原来是这么回事…………

        不过很快,他的心脏跳动频率便微微加快了几分。

        李华的这番话看似在解释意向书落地的困难,但实际上还透露出了另一个信息:

        黄雨婷设计的结构是没问题的——最少经得起初步论证。

        否则李华直接说方案没有可行性就行了,没必要提到测绘和平衡这些后续环节。

        而在重力梯度仪的研发中,仪器的结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