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韩立”真身的猜测(第三天爆更,求月票!!!)_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六章 “韩立”真身的猜测(第三天爆更,求月票!!!)

第(2/3)页

“对了......”

  提及气象多普勒雷达,首长忽然想到了什么。

  只见他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兴趣,对刘渤生问道:

  “渤生同志,那位提供雷达原理的小同志名字叫什么?”

  首长的话锋转的有些快,因此第一时间刘渤生还没反应过来:

  “啊?”

  不过很快。

  他便意识到首长问的是徐云,于是迅速给出了回答:

  “您是问那个七分熟?他叫韩立。”

  “韩立......”

  首长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追问道:

  “听说他是剑桥大学的留学生?”

  刘渤生点点头,解释道:

  “没错,不过名字应该是杜撰的,身上的谜团很重。”

  “不过从多角度判断,基本上可以确定两件事。”

  “一是他大概率不是敌特,二是他身后的组织...无论是否真的叫做风灵月影,总之都有着极其深厚的科研底蕴...或者说科研成果。”

  说罢。

  刘渤生顿了顿,从桌上再次翻出了一小叠档案:

  “截止到目前,我们...或者说我个人,一共找到了三个疑似韩立真身的人选。。”

  此时距离刘渤生收到李觉传来的雷达原理电报,已经过去了四个多小时。

  期间刘渤生除了与孙俊人、赵忠尧以及504厂的钱皋韵联系过外,还找档案室调来了有关剑桥大学留学生的档案。

  并且联系了几位剑桥大学毕业的学者,例如李林、温源宁等人进行了确认。

  经过反复比对。

  最终得出了三个疑似“韩立真身”的人选。(参考自venn.lib.cam.ac.uk/Documents/acad/enter,剑桥大学校友录,也就是1850副本里的人物原型来源)

  这三人都不是华夏庚款或者建国后的留学生,教育阶段基本上全在欧洲渡过。

  其中一位叫做常平,是现任中科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曹天钦的校友。

  按照曹天钦介绍。

  这位叫做常平的华夏人比他小三岁,是1922年生人,如今40不到。

  此人的祖辈是西海省的生意人,在1860年左右便出国做起了货行生意,创下了不小的家业。

  麦克斯韦逝世的时间是1879年,双方还是存在产生交集的可能性的。

  曹天钦读博士期间常平从剑桥顺利毕业,据说对方去了马来半岛继承家业,此后便失去了联系。

  不过常平的专业并非物理也并非数学,而是自然科学中的化学,专业上与韩立所介绍的数学系并不一致。

  第二位人选叫做钟祖熙,是如今金陵大学数学天文学系副系主任戴文赛的好友。

  此人的祖籍并非西海,但他故去的妻子却是西海人。

  同时按照戴文赛的回忆。

  钟祖熙的专业恰好也是数学系,同样在毕业后失联了。

  听到这里。

  首长的语气不由微微上扬了几分,露出了一丝兴趣:

  “渤生同志,那岂不是说这位钟祖熙就是韩立本人的概率很大?”

  孰料刘渤生闻言却摇了摇头,解释道:

  “首长,虽然钟祖熙的专业、动向以及与西海的关系都符合韩立的情况,但是......”

  “这位钟祖熙是1913年生人,理论上到现在应该快五十岁了。”

  “而根据李觉同志的汇报,那位韩立的年龄应该在28到35之间,至多至多也就40岁。”

  “不过人与人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韩立现在的声带、容貌变化很大,实际年龄超过判断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这位钟祖熙二战期间失踪于高卢,有人说他被绑架了,也有人传闻他因为投降的太慢被当场击毙....总之除了年龄和韩立确实有些类似。”

  首长轻轻点了点头,又问道:

  “第三个人选呢?”

  “第三个啊......”

  刘渤生砸了咂嘴,又从桌面翻出了一份自己书写的文档:

  “第三个人选叫做栾汝显....名字挺拗口的,剑桥大学物理学院毕业,按年龄算现在应该36岁左右。”

  “他是高能所黄秋葵研究员的同学,据说智商极高,读书期间年年专业第一。”

  “此人在毕业后去了海对面,同样至今渺无音讯。”

  首长闻言眉头一扬。

  又是个很相近的人选,甚至某种程度上比钟祖熙更符合韩立的情况。

  不过有了钟祖熙的变数在前,这一次首长也有了经验。

  因此他并没有急着下论断,而是问道:

  “所以这位栾什么显的留学生,也有某些信息对不上?”

  “是的。”

  刘渤生幽幽叹了口气,解释道:

  “首先是籍贯问题,虽然栾汝显家里也是侨胞,但他的祖籍是海岱那边的,和西海省没什么关系。”

  “也就是没法解释他为什么流落到西海——当然了,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倒也不是什么绝对的疑点。”

  “但第二个信息就确实出入很大了......”

  说道这里。

  刘渤生的脸上不由浮现出了一丝怪异:

  “根据黄秋葵研究员提供的信息,这位栾汝显是个光头——不是自己主动剃掉的那种,而是先天遗传的秃发。”

  “而韩立的头皮虽然被烧掉了大半,但其余部分却依旧浓密,而且没有任何假发的痕迹......”

  首长:

  “?!”

  饶是首长阅历惊人,此时也忍不住呆滞了几秒钟。

  他着实没想到否定栾汝显的证据,居然会是......

  发量?

  这就是传说中的聪明绝顶吗......

  过了一会儿。

  首长将心绪收回,若有所思道:

  “也就是目前来看,还没法确定韩立的真身了?”

  刘渤生点点头:

  “是的,不过从他拿出的气象雷达原理来看,他的出身绝对不一般,那个风灵月影社团必然也是存在的。”

  “否则的话没法解释他怎么能拿出连海对面都没有掌握的技术——总不可能他是从未来穿梭来的人吧?”

  “不一定哦。”

  首长笑了笑,打趣道:

  “说不定真的有时空穿梭呢?有个未来的小同志来到了这个时代...啊哈,这倒是个不错的小说题材。”

  刘渤生也跟着笑了两声。

  鲜少有人知道。

  首长其实是个很狂热的小说迷。

  例如1914年那会儿他不过十六岁,就写了本叫做《巾帼英雄》的小说,笔名飞飞。

  不过这本小说并没有大结局,因为后来它的作者停更去拯救中华民族了。

  过了一会儿,首长收敛了笑意,又说道:

  “总之渤生同志,世界上有些事情存在即合理,韩立同志出现在我们面前,肯定有相应的解释。”

  “不过你们也不要太去探究人家的秘密,他不是犯人,或许今后还会给我们某些惊喜也说不定叻。”

  “要是有机会,我倒是想和这个小同志见上一面,或者打个电话——当然了,这些事情不着急,等今后有机会再说吧。”

  刘渤生自无异议:

  “明白。”

  如果说在徐云拿出气象多普勒雷达之前,他欠着基地一笔救命的医药费。

  那么在气象多普勒雷达的技术问世后,反倒是基地...或者说组织上欠徐云一份人情了。

  因此这时候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