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份大礼_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份大礼

第(2/3)页

橄榄枝回国,在31岁那年成为了最年轻的百人A成员。

  所以在徐云看来,自己27、8岁能入百人A都算有些惊世骇俗了。

  结果没想到.....

  科院这次居然下了这么大的手笔,允许他上一次百人A的本?

  要知道。

  这年头华夏科研圈本就争议颇高,很多人巴不得越低调越好。

  在这种情况下。

  科院那边居然敢给徐云做出这个承诺,如果徐云真的评选上了百人A......

  那估摸着又得是一堆抨击扑面而来了。

  看着表情微妙的徐云,田良伟沉吟片刻,主动开口道:

  “小徐,我大致能猜到你的想法,其实对于同意你上会的这件事,科院内部的看法也并不统一。”

  “不过一来你立了功,二来你推导出的孤点粒子以及梅森素数的那篇论文,客观来说都很具学术价值。”

  “单纯从成果上来看,很多优青、杰青、乃至....极少部分院士,在学术上的成果都不如你。”

  “所以在经过三次会议讨论后,科院方面还是决定给你这个机会——当然了,前提是你的本子要足够好。”

  徐云此时虽然依旧有些出神,但还是轻轻点了点头。

  这个道理他自然明白。

  虽然科院方面承诺让他的本子上会,但显然也会有一个内部评级。

  如果是研究把作家关进小黑屋能码多少字的项目,科院那边显然是不可能给过的......

  过了一会儿。

  田良伟看了眼时间,又说道:

  “小徐,今年的国自然会评专家的名单大概在七月底公布,标书提交在3月20号,然后4月形式审查,6月初函评。”

  “不过你的情况可以直接上会,所以在七月的会评之前提交标书就行了。”

  “具体的项目你可以自己拟定,也可以找科大这边帮忙,不用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徐云闻言淡淡的嗯了一声,脑海中瞬间闪过了许多想法。

  说起标书项目,他手上倒是有很多可行的方向。

  比如最稳妥的就是微生物电池。

  目前发电菌种已经确定了易安菌,剩下的主要是一些电流捕捉上的提效环节。

  如果专心投入,甚至可能函评的时候就能诞生初步成果。

  同时还有孤点粒子的基态化处理,这个涉及到了重力梯度仪,属于名义上正当到不能再正的项目。

  另外MR技术、止血凝胶,还有老苏副本结束时的DNA存储技术,都属于相当合适的选择。

  不过具体选择哪个还需要好好讨论,毕竟申评上百人A除了名誉上的褒奖外,还有其他资源的支持。

  科院里头可是有不少果汁重器存在,它们的虽然单价可能没有几个亿那么高,但有些设备不是造价能够衡量的。

  比如科院有一台微波炉大小的多轴并联微纳测量仪,造价大概也就五百多万,但它的稀有性甚至还要远高于航母:

  国内只有两台,穷举法搞出来的。

  一旦能够获得这些仪器的使用权......

  呲溜。

  徐云抹了把嘴角并不存在的哈喇子,深吸一口气,再次看向了田良伟:

  “老师,这事儿我会好好考虑的,那么第三个补偿呢?”

  “第三个补偿啊.....”

  说到第三个补偿,田良伟的表情忽然变得有些微妙了起来,话锋一转:

  “小徐,不知道你对Advion这家公司了解多少?”

  徐云闻言一愣:

  “Advion?”

  Advion就是科琳娜·阿森西奥所在的那家外企,作为对自己下黑手的同行之一,徐云自然对它不怎么陌生:

  “Advion是海对面知名的消杀和仪器生产企业,原先是先正达的全资子公司。”

  “但在2017年先正达被华夏化工收购之前,Advion的实际控制权就已经回到了阿斯利康的手里。”

  徐云说话的语气虽然平缓,但他当初在了解到Advion背景的时候,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意外的——他没想到Advion居然还和阿斯利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阿斯利康。

  别看这个名字和阿斯会社有些相似,实际上二者的体量完全不在一个档次...甚至不在一个维度。

  目前阿斯利康的市值在2000亿美元上下,在华年销售额接近40亿美元,属于医药行业中真正的巨无霸。

  即便是全球五百强中,阿斯利康也是靠近前列。

  要知道。

  华夏四大行的建行,市值才1.3万亿华夏币呢。

  阿斯利康也算是一家百年老店了,它的前身是英国帝国化工集团,后来演化成了捷利康。

  1998年年底。

  捷利康和瑞典的阿斯特拉并购成功,成立了阿斯利康。

  接着在2000年11月13日。

  阿斯利康的农化业务——捷利康农化公司以及瑞士诺华的作物保护和种子业务分别从原公司中独立出来,合并组建了一家专注于农业科技的企业。

  也就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