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公司的最后一块拼图_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九章 公司的最后一块拼图

第(2/3)页



  徐云沉默片刻,从身边取出了一份文件,递到了他面前:

  “卢博士,您先看看这个。”

  卢潇虽然心有费解,但出于礼貌,还是顺势接过了文件。

  他先是捏着上角扫了扫页数和厚度,方才继续看了起来。

  不过很快。

  卢潇原本有些散漫的目光,便逐渐凝重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

  他才缓缓抬起头,有些欣喜的看向徐云:

  “徐博士,这些内容都是你写的?”

  徐云摆了摆手,很是谦逊的摇了头,解释道:

  “不全是我的功劳,我们公司的CTO小榕先生、科大的王清尘主任以及科大的刘利刚老师都出过不少力。”

  “硬要说的话,这算是群策群力的结晶吧。”

  一旁的陈云霁对于自己师兄的反应有些好奇,见状便忍不住凑上前看了几眼:

  “华盾生科M...MR技术研究中心筹备意向书及项目展望?”

  没错。

  徐云递给卢潇的这份文件,上头所写的正是.....

  与MR技术有关的内容。

  毕竟卢潇的专业就是场景建模和自然交互,属于MR的正统范畴。

  微软和阿斯利康在进博会上一举成名的HealthTOHO,就是一款MR技术的运用。

  而当初光环的奖励里头,恰好也包括了MR技术的部分内容。

  当然了。

  光环给出的不是成熟的技术,而是其中的一些关键节点。

  因此在这次的见面之前。

  徐云便准备好了这样一份材料。

  至于这份材料会不会显得和徐云专业出入较大.....

  别忘了。

  徐云这辈子虽然没有选修计算机专业,但他所选的凝聚态物理,其实是个覆盖面积很广的方向。

  众所周知。

  传统凝聚态有两个主题:

  一个是基于朗道费米液体理论的、以平均场近似和微扰论为主要方法的能带理论。

  另一个是基于朗道二级相变理论,通过群论分类不同对称性的相,归结为不同的序参量。

  后者研究相变,对称破缺,临界现象,后来重整化群的引入进一步完善了这个范式。

  而后者的完善基础,又可以分成两个方面。

  一个是一个是高温超导的发现。

  它预示了强关联电子系统中  beyond  Fermi  Liquid新物理,二维系统中超流,超导的KT相变则揭示了有限温相变之外的第三类相变,促使人们开始关注拓扑物相。

  另一个是量子霍尔效应家族。

  尤其是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以及量子自旋霍尔效应作为拓扑相的范例,阐明了不同于通常的对角或非对角长程序参量。

  以上非常简单,也非常好理解。

  而量子霍尔效应......

  正是芯片和VR、AR以及MR领域的关键方向之一。

  虽然对于绝大多数凝聚态学子来说,他们一辈子可能都只会研究某个子方向。

  但如果不考虑‘精’,而单纯考虑‘多’......

  也就是考虑涉猎范围的话,凝聚态几乎可以和各个科技领域沾上一些边。

  更何况在文件中,徐云只是拿出了很小部分的MR相关技术。

  剩下的一些超过“人设”太多的专业知识,他统一选择了保留。

  加之他也确实找过小榕王清尘以及科大在VR领域最权威的刘利刚教授帮忙,因此他并不担心自己露出什么小鸡脚。

  毕竟目前MR技术远远不算成熟,有大量未知的区域需要突破。

  用另一个更贴近生活的比喻来描述就是......

  卢潇就相当于是个厨子,徐云则是个老饕。

  如今所有人都知道“鱼”这种生物可以拿来烹饪,能够预见这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食材。

  但知道前景是一回事,掌握具体的烹制手法则是另一回事——卢潇只知道做红烧和葱油鱼。

  这时候呢,徐云出现了。

  他不会做菜,但是提出了一些方向——比如咱们能不能把鱼切成薄薄的小片,加上大量的调料煮汤呢?

  徐云没有拿出成品或者具体的配方,但他所提的方向,却给了卢潇很大的灵感与启发。

  当然了。

  徐云在文件里给出的只是少部分的想法,否则他也不会允许陈云霁探头查看了。

  接着他顿了顿,趁热打铁道:

  “卢博士,你可能有所不知,公司上下对于你的到来其实是非常欢迎的。”

  “我们公司虽然目前主要以生物化工为主,但今后的跨度必然会超脱出这个行业——比如我们在和科大合作的孤点粒子基态化研究,以及目前在筹备中的超算组装等等.......”

  “超算?”

  徐云话没说完,便被卢潇有些好奇的打断了:

  “徐博士,咱们公司还准备搞超算?”

  听到卢潇口中的‘咱们’二字,徐云的嘴角微微翘起了一个弧度,不过很快他便再次恢复了正常:

  “没错,这也是公司为今后发展准备的布局之一吧。”

  “虽然这年头外租超算的核时很便宜,但终究比不上掌握在自己手里,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商业机密的时候。”

  卢潇赞同的点了点头。

  如今超算的核时普遍只在两三毛钱上下,很多up主都经常租核时来搞渲染。

  但对于一家科技企业来说。

  拥有属于自己的超级计算机,意义上便相当于华夏人概念中买了房子。

  有了超算,这家科技企业才算完整。

  随后他想了想,又问道:

  “徐博士,好奇问问,贵公司准备和谁定制超算,柳家吗?”

  “柳家?”

  徐云闻言脸色一沉,眼中浮现出了一丝厌恶。

  这丝厌恶不是针对卢潇,而是针对柳家:

  “当然不是。”

  说起柳家,国内现如今几乎没多少人对他们抱有好感。

  更别说徐云还是科院系的成员,对柳家的一些事儿要比普通人知道的更多几分,着实报不起好感。

  但另一方面。

  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的柳家也是国内最主要的超算生产大厂。

  截止到2022年。

  全球超算500强中,华夏超算上榜数量为173台,其中有138台出自柳家,占比接近80%。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

  柳家的超算是标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