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推演结算(中)_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三章 推演结算(中)

第(2/3)页

世。

  其长子艾罗·麦克斯韦著有回忆录《我的会长父亲》,曾经获得剑桥大学文学优胜奖。

  书中曾多次提到母亲喜欢用厚重的物理书敲人脑袋,高度疑似ptsd。

  【史元彪】:

  【初始线】:

  一鸦后出现的蛇头之一,与洋人合作,诱骗大量劳工前往欧洲与美洲务工。

  在1853年约克郡华人劳工暴动中被愤怒的东方劳工处以绞刑,死后枭首。

  【副本线】:

  受面壁者影响。

  史元彪于1835年便来到英国,实际身份为高于粘杆拜唐的粘杆侍卫总头领。

  在多年经营之下,与辉格党也有密切往来。

  房少忠在火并郭成后欲再次杀人灭口,其手下一人侥幸生还,逃至伦敦后将消息告知史元彪。

  史元彪遂与第八代埃尔金伯爵詹姆斯·布鲁斯联合寻找房少忠,并于1850年11月发现目标踪迹。

  史元彪带人将‘魔手’窃贼团全灭,房少忠临死前不堪重刑,交代宝物落入了希尔芙之手。

  1851年11月。

  史元彪与部分辉格党成员、苏格兰、沙俄势力达成意向,合作筹划了剑桥大学袭击事件。

  后在将所得‘宝物’交由幕后主使者亚瑟·韦尔斯利遭遇时宝物爆炸,与亚瑟·韦尔斯利以及詹姆斯·布鲁斯当场死于非命。

  “.......”

  看完后续出现的希尔芙和史元彪二人的推演,徐云的心绪骤然震荡了起来。

  整个副本的真相,居然就这样突兀的出现在了他面前。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记忆力好的同学或许会记得。

  整个1850副本中。

  徐云在提及清朝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用‘腐朽’这个词来形容东方政权。

  但除此以外。

  他却从未用过愚昧、封闭这些字眼。

  因为.......

  清朝的统治阶层从始至终,对于世界的格局并非毫不知情,而是一清二楚。

  这靠的便是粘杆处,又叫尚虞备用处,一个清朝的特务与情报部门。

  最初在雍亲王府,粘杆处的成员主要是王府的门客和家丁。

  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为了帮助喜欢清静的雍亲王胤禛去驱赶聒噪的蝉鸣。

  就像后世很多农村娃小小时候玩过的那样,拿着一根兜着网布的棍子去‘粘’蝉。

  但赶着赶着,这帮人忽然发现了一个情况:

  “粘杆”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掩护,在他们爬高上低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秘密。

  在当时九子夺嫡的紧张时期,于是胤禛就开始让这些人执行起了探查任务。

  到雍正继位后。

  他就将粘杆处保留下来,正式成为内务府的一个机构。

  雍正对粘杆处人员的选择非常慎重,粘杆处的头目叫粘杆侍卫,大多由雍正以前王府的亲信旧人担任。

  其他成员则叫粘杆拜唐阿。

  直到嘉庆皇帝时期,粘杆处才被正式取消。

  根据后世2019年国家档案资讯网通过光明日报发表的《满文档案全文检索数据库对公众开放》报道中附带的检索数据库可以看到。

  早在1820年之前。

  粘杆处的特工们就已经搜集了大量当时世界上的各种情报。

  他们不仅知道法国大革命的来龙去脉,而且知道英国发生了全面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并且很清晰的了解在全世界海洋当中航行着英国的舰船等当时最新的信息。(zgdazxw.com.cn/culture/2022-06/01/content_333343)

  再举个例子。

  《马戛尔尼日记》。

  1793年6月。

  经过长达9个月的长途跋涉。

  由英国皇室派出的马戛尔尼使团总算抵达了天津海岸,随后前往京城面见乾隆。

  在马戛尔尼递交上英王乔治三世的国书,并提出通商的请求后,却被乾隆干脆利落地拒绝。

  并且回答了那一句著名的话: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根据《马戛尔尼日记》的描述。

  当时为了能够达到通商的目的,英国使团带过去了工业革命最先进的产品。

  其中甚至包括卡宾步枪和连发手枪。

  可当马戛尔尼自信满满地将这些物品摆放在接待大臣福康安面前的时候,他的态度却显得冰冷异常。

  按照《马戛尔尼日记》的原话描述。

  福康安只是“不只置之不顾,甚至从此以後就镇日不露笑容。”

  只是说道:“这种军器操法,谅也没有什么稀奇。看亦可,不看亦可。”

  同时呢。

  福康安不需要马戛尔尼教导,就可以熟练的使用各种枪械设备。

  因此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