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进入新副本!_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八章 进入新副本!

第(2/3)页

这是我们设置的一个平衡装置,内部安置有一套非常精敏的感应元件。”

“一旦容器出现错位或者速率上的问题,它便会立刻发出警报。”

徐云接过容器看了几眼,点点头:

“喻主任,费心了。”

今天是汉华集团和徐云约好的工件验收日,目的除了验收过渡金属容器外,还要核验生产线的其他硬件设备,以及海军方面提供的那组模具。

毕竟甬城和魔都的距离很近,动车也就两个小时而已。

海军方面将发往庐州的一套模具先行发到甬城,着实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儿,前后连半天时间都不需要。

而就在徐云与喻元勇交谈之际。

随行的工具人...咳咳,学弟任永存忽然快步走了过来。

此时这位平日里有些内向的男生此时显得很兴奋,来到徐云身边后舞了舞手中的报告:

“徐神,检验报告出来了,这套生产线生产出的吡虫啉含量、效果与原先批次没有任何差别!”

说着他又朝四下了观望了几下,压低声音道:

“另外还有一个消息,经过我们的核验,这套生产线生产一支蟑螂药的成本,大概能比原先降低两块三!”

一支产品降低两块三。

听到这个消息。

饶是徐云对此早有准备,心脏依旧狠狠的一抽。

很早很早之前提及过。

之前通过Nutrien公司那条FOERDA-T632生产出的一个螂灭,成本价在7.8左右。

这也是限制‘一个螂灭’盈利的最大壁垒,而且你还很难去和消费者解释这事儿。

而在生产环节,这个高昂的成本价主要由两方面组成:

一是生产的物料成本,例如各类硝基亚咪唑烷和信息蛋白物质等等。

这部分支出有很大部分的缩减区间,因为目前徐云他们还没有找到一条成本最低的配比链。

一旦能发现最合适的物料配比,这部分的成本甚至可能缩减到原先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但同样。

物料的配比需要大量的实验室研究,这部分的耗时可不是个短期活儿。

前景可观是可观,但是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缩减到最低。

而除了物料成本外,剩下的便是设备精度导致的损耗了。

第三代吡虫啉在工业上的生产环节一共有四道,其中每个环节的产率大概在70%-80%左右。

因此第三代吡虫啉从一开始投放物料到最终产物的生成率,大概在38%上下。

第五代吡虫啉由于涉及到的反应更为复杂,最终产物的生产率要更低一些,只有23%出头。

而影响物料损耗的一大核心环节,便是生产线的精度问题。

如今海军方面军工品质的模组在精度上可以吊打Nutrien,其运用的步骤又是最核心的环化异构环节。

因此一番试生产下来,产品的成本便被亚索整整两块钱。

当然了。

这也差不多是设备方面能优化的极限。

想要更近一步压缩成本,往后只能从物料配比的方向上多下功夫。

总而言之。

随着这条生产线的验收,不但阻拦在徐云他们面前的产能问题得以化解,产品的利润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至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在确定好生产线可以正常运行后。

徐云又与林振华现场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准确来说,是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汉华集团的战略合作方不多,国内只有四家,巴基斯坦有一家,华盾生科则是集团的第六位战略伙伴。

双方在协议中约定。

汉华集团将以不超过15%利润率的价格,长期向华盾生科提供各类生产设备,包括并且不仅限于一个螂灭的生产线。

甚至于一些高规格的业内展会,汉华集团也会以推荐人的身份为华盾生科争取入内资格。

对应的。

每当华盾生科旗下产品需要扩充产能时,也要将汉华集团作为首选的设备供货方。

除非汉华集团不具备对应技术储备、并且在某个周期内无法攻破技术壁垒,否则华盾生科不能随意变更第一供货方。

战略关系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