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关于我在大宋搞发电机的那些事儿》(大章!!)_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关于我在大宋搞发电机的那些事儿》(大章!!)

第(2/3)页



  徐云打了个哈切,  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回过神后,忽然感觉有些不对:

  过去的这些天虽然也有人叫他晨起,可动静上大多有些粗鲁。

  不是锤门就是嚷嚷,哪像今天这般柔和?

  随后他穿上衣服,打开了门。

  只见此时此刻。

  永柱正带着一股有些拘谨的笑容,双手端水站在门外,丝毫不见昨天囔囔‘王麻子’的随性:

  “王公子,您醒了,快用水吧。”

  徐云有些奇怪的看了他一眼,问道:

  “永柱哥,你这是......”

  “别别别,您这样可就折煞小人了,叫我柱子就行。”

  听到永柱哥这三个字,永柱顿时一激灵,连忙道:

  “王公子,您有所不知。

  老爷昨儿下了令,将您除去了奴籍,并入了府中门客名册。

  眼下您算是门客,和我们这些仆役不一样了,有事您随时使唤我就成。”

  “门客?”

  徐云闻言一愣,方才了然。

  门客。

  也叫作食客,是一种古代特有的群体。

  他们大多是江湖游侠或者谋士,没有官面职位,由主公提供生活所需,必要时也会为主公出力。

  当初孟尝君便号称拥有食客三千,《水浒传》里柴进的庄园上也有大量的门客停留。

  而在性质上,门客属于‘宾’,要比‘仆’高上不少。

  例如老夫府上四巨头之一的护院头领郑宽,便是属于‘宾’的一种。

  因此工资和地位都要比最高级的‘伊’仆高很多。

  只不过在与主家的亲密度上要逊色于谢老都管和月莲等人,算是各有优劣吧。

  如果徐云没记错的话。

  老苏在没致仕前也招养过数十位门客,因为根据文献所记,水运仪象台有部分环节便是门客负责完成的。

  不过眼下老苏已经退休养老,留在府上的门客数量估摸着就没多少了。

  空落落的东厢房也能佐证这点——那儿是客房,理论上门客都该安置在那个方位。

  因此除了护院这个必须岗位,可能也就账务方面会有一两位门客还没被遣散,总之数量大概率不会超过三位。

  实话实说。

  宾也好仆也罢,出身于后世的徐云对于身份的要求其实并不高,自然也不会颐指气使的去使唤别人。

  只见他先让永柱端着水进了屋,接过毛巾洗了把脸,随后对永柱道:

  “永柱哥.....哎,你先别急,永柱哥,你先听我说。

  当初还是你拿着绳子把我从井里救出来的呢,所以咱也别公子不公子的了,没必要太生分。

  这样吧,你要是看得起我的话,我还是叫你永柱哥。

  至于我...你就叫我王哥儿吧,就像叫三哥儿一样,你觉得如何?”

  宋朝的‘哥儿’并不是指代兄长,这算是一种偏向市井、但又有些亲近的称呼。

  仍旧是以《水浒传》举例:

  武松怒杀潘金莲的那段情节里,阳谷县卖梨的那个小男孩便是叫郓哥儿,也算是个有些戏份的小人物了。

  眼见徐云这般说辞不像作假,同时昨天酸梅铺里的回请,也令永柱感觉自己和徐云多少有了几分交情。

  因此他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试探着道:

  “那我以后就叫你......王哥儿?”

  徐云爽朗一笑:

  “成!”

  洗漱完毕后,他又去早餐棚里简单用了点早餐。

  接着便前往东厢房,见到了老苏和王禀王越三人。

  果不其然。

  又是一通扯皮,他最终说服了老苏和王禀,将自己的称呼从‘王公子’改成了‘小王’。

  至于徐云对老苏的称谓依旧是老爷,毕竟门客也算是下属嘛。

  随后老苏告诉徐云,

  昨天半夜他见王越有些低烧,加之徐云提及过大蒜素难以储存,便用剩下的大蒜素给王越上了次药。

  稳定了病情的同时,也代表着第一批大蒜素就此告罄了。

  因此今天徐云的目标很明确:

  完成第二批大蒜素以及大蒜素注射液的量产制备!

  随后老苏将徐云带到了东厢房的另一间院子,院中的空地上正摆放着一堆徐云所需要的物资。

  嗯,还有那头驴。

  进入院落后。

  老苏指着这些物件,出声介绍道:

  “小王,此乃天然磁石,与铁轴、木模,铜线则是老夫连夜找制器局的工匠打制成的,你且看看是否合适。

  另外如你所言,酸梅汤铺内确有一些可以制冰的白色晶石,元年也买了一些回来。

  哦,对了,你所说的输水装置也准备好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