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蔡攸到来_从红楼开始的名著之旅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九章 蔡攸到来

第(2/3)页

弟你不知道,我临来时,童枢密可没少埋怨你,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说你抢了他的功劳。”

  穆栩不知此话真假,但还是故作气愤道,“哼,童枢密真会倒打一耙,要不是有我出兵替他兜底,他此番不但无功而返不说,还会损兵折将,到了那时,看他如何向朝廷和官家交代!”

  蔡攸忙安抚穆栩几句,随即又低声问道,“老弟,你给哥哥一句实话,你要如何才愿将这伙辽人交给朝廷,让我等以此作为筹码,去招降辽国?”

  穆栩答非所问,“兄一路劳碌奔波,且休息一晚,明日再谈正事如何?”

  “还是罢了,大事要紧,官家已然望穿秋水,我可不敢再拖延下去。”

  穆栩听了这话,心下不由一动,“如此说来,前线发生的事情,官家已知晓了,那他可知兵败之事?”

  蔡攸迟疑了下,回道,“这么大的事情,岂敢隐瞒官家?”

  “那官家可有追责?”

  “这…据我所知,官家有意让种师道致仕。”

  穆栩点了下头,和他预料的差不多,童贯这厮果真将战败的责任,推到了种师道身上。

  说话间,一行人来到大营里面,穆栩命朱武招待蔡攸随从,他本人则为蔡攸单独接风洗尘。

  三五杯酒下肚,蔡攸再一次提起此行目的,想从穆栩嘴里探探口风。

  穆栩却道,“能劳蔡兄亲自出马,想来不止是为了这伙辽人安危,怕是兄还肩负着别的重任,小弟说的可对?”

  蔡攸面上闪过一丝不自然,打了个哈哈道,“怎么,兄弟也想同为兄抢功劳不成?”

  穆栩摇了摇头,“非也,只是小弟必须先知道朝廷对辽国的态度,才好决定如何处置被困辽军。”

  蔡攸不知这里面有何关系,可穆栩一脸的正色,让他又由不得不信,在犹豫半晌后,到底还是实话实说了。

  “官家已给出明确旨意,同意耶律淳的条件,封其为辽王,封地檀州,许其自治三代。”

  听到大宋竟许了檀州为耶律淳封地,穆栩都不知说什么好了,赵佶不懂檀州的战略价值,那满朝一众文武也不知吗?

  檀州地处幽州之北,乃是通往古北口的必经之地,一旦将来古北口面临外敌入侵,而辽人又生出二心,岂不大事不妙?

  不过穆栩再一深思,明白自己实在不该对赵宋君臣抱有期望,在原本的历史上,赵佶在与金人定立盟约时,就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当时在涉及幽燕云归属之时,赵佶在盟书上,只单纯的提及了十六州,却完全忽视了滦州与榆关(山海关),导致落了金人口实。

  事后赵宋朝廷自然察觉出不妥,发现如果滦州之地落到金人手中,那就等于是给金国在长城以内,留了一块飞地,长城天堑从此沦为摆设。

  为了弥补这个错误,赵佶君臣便动起了歪脑筋,竟鼓动割据滦州的张觉私下投奔大宋,如此一来,金人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本来在灭辽的过程中,金人就觉得宋人只是个拖后腿的,不该分得幽云之地,其后不过碍于完颜阿骨打的命令,才没有寻宋朝麻烦。

  可赵佶倒好,自家给金国送上了出兵的借口,让金人得以占据道义,以宋朝背盟为由,对河北、河东发动了偷袭,最后甚至灭亡了大宋。

  可以说,在与金人会盟,攻打辽国的过程中,赵宋朝廷是连出昏招,将伪大国的面目暴露无遗,种下了亡国的苦果。

  否则就凭宋朝当时的经济实力,只要能抵挡女真人三年五载,拖也能将金国拖垮。

  这还真不是胡说,要知道面对比金人厉害好几倍的蒙古人,南宋小朝廷都抵抗了四十六年,既然南宋都可以做到,没道理北宋做不到啊?

  这也正是让后世之人叹息的地方,因为靖康之耻的一幕,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若不是摊上赵佶父子这对活宝皇帝,大宋不该如此毫无还手之力。

  言归正传,却说蔡攸见穆栩听了他的话后,一时竟神游天外,赶忙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